【活动】“首届寻访民间建筑工匠”系列活动正在进行中-爱故乡

自2017年3月9日起,中华民族建筑研究会和北京光华设计基金会正式发文,举办“匠意乡愁,镌刻文明——首届寻访民间建筑工匠”系列活动。截止日期为5月20日。欢迎大家多多参与和支持,发现和推荐您身边的建筑匠人,活动详情请见下文:

中 国 民 族 建 筑 研 究 会

北 京 光 华 设 计 发 展 基 金 会

民建会发【2017】013号

关于举办“匠意乡愁,镌刻文明—首届寻访民间建筑工匠”系列活动的通知

各会员、专委会、有关单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速,我国传统民间建筑工匠出现了技艺难以传承、艺术难以活化、人才断档等问题。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促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体现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

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北京筑梦乡村城乡社区公益服务中心、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等共同发起“匠意乡愁,镌刻文明——首届寻访民间建筑工匠”系列活动。旨在寻找一批拥有精湛技艺、有志传承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工匠人才,号召全社会关注中国民间建筑工匠,广泛凝聚各界力量,推动中国民间建筑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

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

协办单位: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筑梦乡村城乡社区公益服务中心

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

清华大学美丽乡村公益基金会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人居环境创新与保护基金

中关村绿色建筑创新技术联盟

九源(北京)国际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筑龙科技

水晶石数字科技

黑土麦田公益组织

惠量文化

承办单位:

筑梦乡村知行社

仁和乡创(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人民日报、中新社、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中国建设报、中国民族报、中华建筑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城市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财经报、中国文物报、中华工商时报、北京青年报、中国建材报、科技日报、中国旅游报;《建筑》杂志、《城乡建设》杂志、《中华民居》杂志、《小城镇建设》;人民网、光明网、央广网、腾讯、新浪乐居、绿色人居、华夏讯网、筑龙网、筑梦乡村、中国民族文化网、中国文化译研网、乡村文化人、世界乡村发展论坛等。

二、内容

(一)在全国各省市地区寻找200-500名首批民间建筑工匠,通过志愿者或自荐采编故事,拍摄视频和照片,作为“匠意乡愁,镌刻文明-寻访民间建筑工匠”系列活动的主体内容,长期进行发布,并向各大媒体积极推介。

(二)通过筛选、评委集中评选出10-20名民间建筑工匠代表,进行媒体发布及表彰、论坛交流和展览展示,提高民间匠人的社会影响力。

(三)以“匠意乡愁,镌刻文明-寻访民间建筑工匠”系列活动为平台,通过“培养一批乡村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为民间建筑工匠提供资源连接,使民间建筑工匠技能得到传承与发展。

三、组织内容、报送、评审和相关要求

见附件

四、活动咨询

联系人:林女士

电话:13521385872

附件

“匠意乡愁,镌刻文明-首届寻访民间工匠”

系列活动相关要求

主要分为三个活动:

1、匠意乡愁,镌刻文明-首届寻访民间建筑工匠征文大赛

(1)时间:2017年5月20日截稿(以邮箱收到时间为准)。

(2)活动细则:通过图文表达,找寻民间建设相关的工匠,题材不限,可以是生动的原生态口述史,也可以是匠艺心得、独到之秘分享,或者是匠人生涯的愿景及帮助等。字数10000字以内,文章形式为word或pdf形式。

(3)寻访对象:与民间建筑相关的木匠、装饰匠、解匠、石匠、竹匠、夯土匠、瓦匠、铺地匠、贴面匠、泥水匠、铁匠、漆匠、画匠、烧窑匠、叠石匠、箍窑匠、屋面做法工匠等甚至全能大师。

(4)奖项设定:一等奖1名,奖金人民币5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人民币3000元;三等奖3名,奖金人民币1000元;优秀入围奖10名,奖金人民币500元。

(5)提交方式:作者务必将征文附上作者本人基本信息(姓名+联系方式)及采访工匠姓名地址、特长及联系方式;工匠本人提交征文可只写本人信息(工匠姓名+特长绝活+联系方式),提交至zhumengzhixingshe@126.com,可附带视频。

(6)提交要求:作者应保证所投稿件为原创,作者对所投稿件的著作权、肖像权及名誉权等相关法律负责,优秀文章将结集出版,不同意出版的请在提交稿件时说明。

(7)注意事项:本项大赛不收取任何参赛费;参赛者自留底稿,稿件一律不退;凡参赛者均被视为自动同意本启示的各项约定。

2、匠意乡愁,镌刻文明-首届寻访民间建筑工匠摄影大赛

(1)时间:2017年5月20日截稿(以邮箱收到时间为准)

(2)提交细则:摄影只限电子版,文件类型为JPG,可分单幅、组照(每组照片不超过5张),每张照片大小在2M以上,每人报送单幅作品不超过5幅,组照不超过3组,附照片文字说明(组照要有一个总标题,每张照片再配文字说明),简短介绍所拍匠人的手艺、突出技艺、曾做过的项目等。

(3)拍摄对象:与民间建筑相关的木匠、装饰匠、解匠、石匠、竹匠、夯土匠、瓦匠、铺地匠、贴面匠、泥水匠、铁匠、漆匠、画匠、烧窑匠、叠石匠、箍窑匠、屋面做法工匠等甚至全能大师的工作场景或与其作品合影。

(4)奖项设定:一等奖1名,奖金人民币5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人民币3000元;三等奖3名,奖金人民币1000元;优秀入围奖10名,奖金人民币500元。

(5)提交方式:务必将作品附上作者本人基本信息(姓名+联系方式)及采访工匠姓名地址、特长及联系方式,工匠本人拍摄可只写本人信息(工匠姓名+特长绝活+联系方式),提交至jiangrendasai2017@126.com。

(6)提交要求:作者应保证所投稿件为原创,作者对所投稿件的著作权、名誉权及肖像权等相关法律负责。

(7)注意事项:本项大赛不收取任何参赛费;参赛者自留底稿,稿件一律不退;凡参赛者均被视为自动同意本启示各项约定。

3、匠意乡愁,镌刻文明-首届寻访民间建筑工匠视频大赛

(1)时间:2017年5月20日截稿(以邮箱收到时间为准)

(2)提交文件类型:微电影、纪录片、拍客视频

(3)视频格式: MPG、MPEG、AVI、MP4、3GP、RM、RMVB、 MOV、FLV、ASF,视频大小: 单个视频最大不超过1G;视频对白声音,请尽量使用普通话。若因情节需要使用方言,需插入字幕;若无对白声音,则需附上文字说明,简短介绍所拍工匠的手艺、突出技艺、曾经做过的项目等。

(4)寻访对象:与民间建筑相关的木匠、装饰匠、解匠、石匠、竹匠、夯土匠、瓦匠、铺地匠、贴面匠、泥水匠、铁匠、漆匠、画匠、烧窑匠、叠石匠、箍窑匠、屋面做法工匠等甚至全能大师。

(5)奖项设定:一等奖1名,奖金人民币5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人民币3000元;三等奖3名,奖金人民币1000元;优秀入围奖10名,奖金人民币500元。

(6)提交方式:作者务必提交作者本人基本信息(姓名+联系方式)及采访工匠姓名地址、特长及联系方式,以超大附件方式发送视频,提交至jiangrendasai2017@126.com。

(7)提交要求:作者应保证所投视频为原创,作者对所投视频的著作权及名誉权等相关法律负责。

(8)注意事项:本项大赛不收取任何参赛费;参赛者自留底稿,稿件一律不退;凡参赛者均被视为自动同意本启示各项约定。

评审

1、征文大赛评审日期2017年5 月25日-2017年6月1日,由评审委员会从题材、立意、工匠主题、语言表达等维度评出奖项;

2、摄影大赛评审日期2017年5月25日-2017年6月1日,由评审委员会从题材、立意、工匠主题、构图、色彩等维度评出奖项;

3、视频大赛评审日期2017年5月25日-2017年6月1日,由评审委员会从题材、立意、工匠主题、视觉等维度评出奖项。

活动论坛

1、主题:“阅读中国”暨“匠意乡愁,镌刻文明—首届寻访民间建筑工匠”系列活动论坛。

2、时间:2017年6月10日。

3、地点:北京市中华世纪坛

4、参加人员:各主办协办单位代表、专家学者、参加系列活动作者代表、民间建筑工匠代表、媒体。

5、活动内容:专家学者主题研讨、为本次活动评选出的年度民间建筑工匠和征文、摄影、视频大赛作者颁奖。

展览

1、主题:“匠意乡愁,镌刻文明—首届寻访民间建筑工匠”系列活动主题展。

2、时间:2017年8年24日(第二十届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

3、地点:江苏省南通市。

系列活动媒体宣传

媒体展示渠道:本系列活动官方网站。

媒体传播渠道: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直播、广播、自媒体、H5网页等。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
联系人:口皓
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
邮箱:iguxiang2012@163.com
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
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
爱故乡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
爱故乡网:https://www.aiguxia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