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爱故乡大会|平行论坛二:行动在大地——如何运作一个服务本土的爱乡平台
导语
传承乡贤文化,感召各界爱乡人士形成本土爱乡平台,以更好的服务于家乡建设,这是促进爱故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村、乡、县、市,如何构建适合本土的爱乡平台并实现可持续运转?如何促进各地爱乡会之间的互动提升?这些来自不同地域丰富多样而又行之有效的民间爱乡平台实践,正是中国乡村复兴的中坚力量!
时间:2016年12月31日(周六)8:30—12:00
地点: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
人文与发展学院 008会议室
张兰英(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副院长、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主任)
主持人
张兰英,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副院长、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主任,主要领域:支持民间组织人力资源发展和环境治理-垃圾综合治理相关的工作。
杨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理事长)
点评人
杨团,女,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民政部特邀咨询专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专家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农禾之家咨询中心理事长,中华慈善百人论坛秘书长。兼任中华慈善总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十余家非营利组织机构理事或顾问。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区公共服务;慈善公益与非营利组织发展。主要著作:《社区公共服务论析》《21世纪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之路》、《社会福利社会化:上海与香港社会福利比较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选择》、移植台湾农会经验 建设大陆综合农协等。是《当代社会政策》、《慈善蓝皮书》系列丛书的主编。
发言人
胡诗泽(海南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 发起人)
胡诗泽,海南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创始人,曾获得海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全国优秀志愿者称号。14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推动大学生返乡就近服务家乡,返乡大学生团队的成员遍布海南各县市以及省外一些地区,他们或在乡村创业、落地生根,或通过资源整合形式就近服务家乡。2012年,诗泽开始辞去工作,全身投到公益发展之中,创作返乡青年主题曲《回到故乡》,并出任院线电影《毕业那年分手季》执行制片人,把返乡青年的故乡搬上了4500多家大荧幕。目前他们在海南成立了民政注册的社团,并在多个农村开展社区营造活动、支持大学生与年轻人返乡发展。
罗曙锋(大福爱乡协进会联合发起人)
罗曙锋,大福爱乡协进会主要发起人之一,常住深圳,从事精密五金和智能制造行业,自有公司和工厂各一家。
李 丽(贵州乡土文化社社长)
李丽,农村发展工作者,贵州乡土文化社创始人,2014届银杏伙伴。
张金来(福建爱故乡促进会 干事)
张金来,2011年9月——2015年6月就读于福建闽南师范大学;
2012年9月参与创办学校独立支农类社团——向日葵爱故乡学社;
2014年10月至今负责晏阳初平民教育发展中心青年培养工作;
自2015年4月起,担任福建爱故乡项目助理,负责“古蛟地区”合作社推动工作。
罗勇(广西南丹白裤瑶返乡创业影像团队)
罗勇,广西南丹白裤瑶青年,热爱摄影摄像,热爱白裤瑶文化,2013年开始用镜头记录家乡的风土人情。
李艺泓(江西吉安青原色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独立纪录片导演)
李艺泓,青原色创新实验室主任,1990年生,“1000个小时的电影•生的故事”项目CSO首席故事官,腾讯“谷雨非虚构写作计划”写作者。多年来,与国内独一无二的公益性文化艺术机构“青原色创新实室”一道,以“讲述生命故事,提升文化自觉”为使命,致力于实验和推动农村及中小城市的社群记忆、社会记忆的纪录与整理;大学期间是万村写作计划、记忆捐赠、360度记忆吉安等多个民间纪录项目的发起人和协调人,及国内最早的大学“口述历史”选修课程的主要研发人和实践者之一;2011年至今,曾作为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社会文化艺术部”经理,香港《成报》“口述历史专版”首任版主及《惠州全民素质论坛》杂志编辑部主任、专栏作者等身份,对民间纪录的多种可能性进行研究和实验。
马永红(西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陕西益路人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
马永红,陕西省洛南县人,曾于2005年志愿休学回乡支农,十年来一直从事与支农和公益相关的工作,曾经两次竞选当地村委会主任,多次参与社会调研,前后发布调查报告百万余字,发起青年中国(志愿者)行动并创办多个公益服务机构,后经考试进入西安市担任大学生村官两年,现为西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陕西益路人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
曾被中央电视台称为“中国大学生乡村建设者”( CCTV-7《人物》);被凤凰卫视称为“跨世纪的共产党员”(《鲁豫有约》两次相关专题)被华商报称为“大学生中的理想主义者”,相关事迹被陕西省委《新西部》杂志称为“西部乡村试验运动”等。
魏丰收(河南爱故乡工作站 负责人)
魏丰收,男,河南上蔡人,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农村发展人才培养计划〞三期学员,从2007年开始在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晏阳初平民教育发展中心等机构参与全国各地的乡村建设工作。2014年返乡,现为河南爱故乡工作站负责人、河南乡村建设试验区联络员。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
联系人:口皓
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
邮箱:iguxiang2012@163.com
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
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
爱故乡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
爱故乡网:https://www.aiguxia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