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千里:新乡市辉县农村电商带头人|2016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
一、人物简介
杜千里,男,42岁,河南省新乡市辉县人,现任山之孕土特产淘宝店店主、辉县山之孕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千里当过乡村教师,后来考上了郑州大学MBA。2008年,为了把当地村民的药材、核桃、山楂等土特产卖出大山,他创办了“山之孕”土特产淘宝店。2011年网店年销售额突破200万元,杜千里也被评为“阿里巴巴全球百佳网商”。杜千里的成功在当地形成了示范效应,不但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还带动了辉县电子商务的发展。现在杜千里又在县城办实体店、在景区开农家乐,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来鼓励更多的大学生走上返乡创业的道路!
二、事迹概述
杜千里,新乡市辉县上八里镇人,他的家乡位处太行山区,道路封闭,人烟稀少。从小在山里长大的他,总是憧憬着走出大山,让自己的家乡能够富裕起来。读完郑大MBA的他有一天在山里,杜看见80多岁的老山民在悬崖绝壁上挖野生药材,询问得知,原来山里有的是珍贵药材。只不过地处深山老林,没人来收,因此,即便是好东西也卖不上价格。那一刻,创业的念头在杜千里心中油然而生。他打消了出去找工作的念头,决定留在山区创业,把山区的野生药材、绿色杂粮、野生核桃、红枣、山楂等健康食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出去,这样,不仅山民们可以提高收入,而且也能满足城里人对于天然绿色食品的需求。于是,利用一根网线,杜千里开始帮助贫困的乡亲们通过淘宝网销售药材及土特产。
虽然有“最美乡村教师”的称号,获过“阿里巴巴全球百家网商”的殊荣,而不论是从讲台到电商,他始终是大山的孩子。现在他不但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还带动了辉县电子商务的发展。现在杜千里又在县城办实体店、在景区开农家乐,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来鼓励更多的大学生走上返乡创业的道路!他选择山区,选择在家乡创业,想总有一天让那些看不起像这些选择山区创业的“草民”的人们会另眼相待!他也相信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三、详细材料
为实现母遗愿离开三尺讲台
谈到杜千里,他的经历不可谓不丰富。他有“最美乡村教师”的称号,也获过“阿里巴巴全球百家网商”的殊荣,而不论是从讲台到电商,他始终是大山的孩子。杜千里是新乡市辉县上八里镇人,他的家乡位处太行山区,道路封闭,人烟稀少。从小在山里长大的他,总是憧憬着走出大山,让自己的家乡能够富裕起来。
1997年,毕业于河南商丘学院的他分配到家乡太行山脚下的中学任教,那年他23岁。作为老师的他很热爱这份工作,虽然很辛苦,但他感觉很快乐,带过的班成绩也很优异,曾获得过镇里颁发的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和市里颁发的优秀教师称号等。他本以为自己会一辈子投身于教师这个岗位,却不曾想,2004年母亲的突然病重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轨迹。
2004年末,杜千里的母亲被查出患有食道癌,需要大笔的钱做手术,知道消息的母亲哭了,把杜千里叫到身边说,你们别给我看了,你三弟还没有娶媳妇,你虽然大学毕业有工作但也还没有成家,需要钱的地方太多了,你是老大我只想对你说,你要担负起家庭的责任想办法帮助你弟弟成家啊!杜千里弟兄四个,他是老大,也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母亲得病那年他二兄弟刚刚成了家,家里已经把所有的积蓄花光了,去哪里有钱给母亲看病呢?作为一家之主母亲最了解家里的经济状况,所以母亲不愿再看病为这个家增加经济负担。母亲四个儿子,都没有能力为母亲看病,作为老大的杜千里感到实在悲哀,他于是暗借钱为母亲看病,东借西借的一共借到8000元加上自己的3000元积蓄,他陪着母亲到医院做了手术。但因为母亲心里负担比较大,手术后不到一年就离开了。母亲的去世对杜千里打击很大,他决定再继续去深造,换一个高薪的工作,原因就一个:实现母亲的遗愿,帮助弟弟成家。他不得不离开眷恋的三尺讲台。
把“土特产”卖出大山
2006年9月杜千里考入郑州大学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2008年研究生毕业的他本以为可以找到高薪的职业,却正好赶上经济危机,他投遍简历却只能在郑州找到三千多工资的工作,与他的期望相差甚远,苦闷的他在08年的暑假回到了辉县老家散散心。一天他在深山里碰到一位80多岁的老山民在悬崖上挖野生药材,等老山民从绝壁上下来后,杜千里上前和他攀谈,得知老山民挖了好多东西。杜千里接着问:“这些能卖多少钱?值得您爬这么高吗?”“习惯就好了。药是好药,就是没人要啊,深山老林的,没人来收,价格卖不上去。”看着这些山里的“土特产”,杜千里心里一动“难道一个MBA研究生就没有办法把山民的药材、核桃、山楂等土特产卖出大山吗?”当天晚上杜千里就拿定主意,打算把山区的土特产通过互联网销售出去。那一刻,创业的念头在杜千里心中油然而生。他打消了出去找工作的念头,决定留在山区创业,把山区的野生药材、绿色杂粮、野生核桃、红枣、山楂等健康食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出去,这样,不仅山民们可以提高收入,而且也能满足城里人对于天然绿色食品的需求。于是,利用一根网线,杜千里开始帮助贫困的乡亲们通过淘宝网销售药材及土特产。名字就叫“山之孕”,都是大山孕育出的果实,也是大山孕育的子民。
令杜千里没想到的是,经过头两个月的“冷清期”后,他的土特产忽然在网上开始畅销。开店第三个月时,每天营业额达到三四百元。一年时间不到,他就把给母亲看病时欠的债全部还清了。 2010年,“山之孕”网店的年销售额突破100万元,利润达到30%。2011年销售额接着又突破200万元,“山之孕”网店被评为“阿里巴巴全球百佳网商”。在杜千里的示范和影响下,辉县的农村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当地土特产和农产品网店从无到有,一直增加到现在的300多家。濒临关门的快递公司也起死回生,全国各大快递公司纷纷在辉县设网点。
上八里镇甚至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当地农民农闲时组织起来,成群结队骑着摩托车一起进山采集山货,再回来卖给杜千里。 “山里粮食不好种,但土特产卖得好,村民就改种核桃、红枣、山楂。在发展的同时也为提高山民的收入尽了微薄之力,想想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在杜千里看来,当地种植结构的变化更值得注意。
“一条网线,联系你我;立足山区,服务全球;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如杜千里自己所言,在太行山大山深处,他用一根网线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将老家的野生核桃、野生山药等土特产卖到全国各地,成为全国农村电商的“红人”。2012年杜千里在家乡成立了“山之孕”农村合作社,已经影响了当地农民种植了几百亩的核桃树,几百亩的山药,还有几百亩的经济作物的杂粮,很多辉县的网商在收,既实现了他的梦想,也让农民收入得到了提高,真正的回馈了家乡!
对于杜千里而言,他说他要走的路还很长。目前,他在辉县的平甸村等村子与自己的朋友一起开了类似于农家乐的旅馆,因为这些村子风景优美,依山傍水,适合发展旅游业,也能推广自己的商品,实现了O2O的模式,在景区,在社区店做O2O的模式。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谈及对当下大学生的期望,他提到,现在的大学生总是怕回到农村,觉得上了大学之后还回农村是件很丢人的事,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他回忆起了当年,他研究生毕业,却回到农村卖土特产的时候,整个村子的人都表示不理解(因为当时一个村子考上研究生的基本没有)。那时他30多岁还没成家,天天窝在家里在电脑前卖东西,村子里的人甚至嘲笑他,觉得他是不是哪里不正常,那时基本上没人理解他,虽然很孤单、压力很大,但他还是挺过了那段最难熬的日子。果然,一年不到,他还清了债务,后来又买了车、盖了新房,那时身边的人才意识到:他原来赚钱了。再也没有人嘲笑他一个研究生回乡创业了。所以,杜千里鼓励我们,认为农村的未来需要我们去探索,农村的舞台是非常广阔的,非常巨大的,他希望更多的大学生回到农村创业,真正实现农村文明的复兴。选择了山区创业我不后悔,大学生在山区工作不是没出息,只要你能创造出价值,在哪里工作都是在为社会做贡献、都是成功!
他选择山区,选择在家乡创业,想总有一天让那些看不起像这些选择山区创业的“草民”的人们会另眼相待!他也相信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愿每一个人都有帮助别人的想法,那么建设和谐社会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愿山区的孩子们都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
联系人:口皓
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
邮箱:iguxiang2012@163.com
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
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
爱故乡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
爱故乡网:https://www.aiguxia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