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杰 薛连英:秦巴山区科教扶贫|2016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

编辑删除转载2016-11-11 09:25:20
张俊杰 薛连英:秦巴山区科教扶贫|2016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爱故乡 薛连英(左)与张俊杰在圆周图书馆

薛连英(1949.7.20-),女,江苏油田洪泽基地职工,张俊杰夫人,在科教扶贫活动中,协助张俊杰策划和管理圆周图书馆,管理协税镇爱心超市坚持按时开门服务,参与结对助学走访和各项志愿者活动,完成协税镇科教扶贫基地几个项目筹划重建浩繁工程。

张俊杰(1944.11-),男,中共党员,江苏石油教育基地高工,陕西南郑籍江苏教育研究学者,1963年从事教育工作,辗转陕西、新疆、江苏,历任中学教师、教导主任、校长、教师培训班主任、扬州石化教培中心主任等。1988-1992组织“向导教学法”教学改革实验,1996.10向国家教委提出新型半工半读试点普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建议,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发表教育改革论文50多篇,教育现代化观念方法先后被广泛采纳和应用。

张俊杰 薛连英:秦巴山区科教扶贫|2016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爱故乡 村科教扶贫阅览室

 

2005年春张俊杰与薛连英返回南郑县协税镇父母故居,希望教育研究成果造福家乡父老乡亲,与退休教师干部发起汉中科教扶贫服务社,2006年秋加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农专委团体会员,为救助失学青少年和普及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在秦巴山区开展科教扶贫活动,得到上海天津北京海内外朋友支持。主张物质救助与智力扶持相结合,“东西连手、城乡互助、企校合作、正规与非正规教育并举”,募捐图书衣物开展“1助1”结对助学,推动新型半工半读教育试点总结经验不断发展,筹建千乡万村阅览室形成农村科技文化学习社区,通过救助失学青少年和普及职业技术教育,促成农村自主经济互助合作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加快生态农林资源开发走向繁荣家乡共同富裕道路。

截止2015-09-01资料:汉中科教扶贫社不完全统计,2005年11月以来,在国内外朋友大力支持下,志愿者在5个方面作了如下工作:1、结对助学:山东胜利一助一两批次50多人结对助学,汇兑助学款20多万元;武汉美网快乐帮首批500多人结对助学30多万元;个别助学200人次10万元。2、医救18人次21万元;3、捐图书25校次2.3万册、建圆周图书馆1个、5个科教扶贫村阅览室;4、捐发衣物文具4千人次2.5万件,捐衣物约4.5万件,建协税镇等7个爱心超市;5、建科教扶贫网站、张坪村电脑培训教室。

张俊杰 薛连英:秦巴山区科教扶贫|2016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爱故乡 节选省级道德模范---张老师退休后生活照

薛连英退休以后协助张俊杰同志,在秦巴山区开展科教扶贫服务活动,希望发动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校师生参加扶贫济困志愿者活动。2009.9在协税镇小学试点开展“诵经典献爱心,学习好人李远洲活动”,然后向城关镇和各乡镇中小学捐赠国学教材,大力推动青少年“诵经典献爱心送温暖”知行合一团队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秦巴山区科教扶贫服务活动经验已经逐步在各地得以传播,各级媒体先后采访报道和转载科教扶贫文章,得到城乡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热情欢迎和好评。2008.11.18汉中市授予“十佳公益人物称号”,2010年被评为南郑县首届道德模范和支教助学先进个人,2011.10.28评为陕西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2012授予首届南郑县好人称号,2013江苏油田退休处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汉中科教扶贫服务社是2006.8首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农专委团体会员,经历10余年的艰苦努力,已经在一助一结对助学、乡镇爱心超市、乡镇图书馆附村阅览室建设方面,积极探索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经过媒体和网络广泛传播。

张俊杰 薛连英:秦巴山区科教扶贫|2016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爱故乡2007薛连英向各地义工介绍图书管理

 

退休返乡,成立科教扶贫社,创办乡村图书馆,构建立学习社区

秦巴山区是全国贫困集中面积最大区域,2005年春张老师夫妇回到故乡与当地教师联系,在红四方面军革命老区南郑县设“科教扶贫服务社”,汉中科教扶贫服务社,旨在物质救助与智力扶持相结合,募捐图书建立乡镇图书馆,以乡镇图书馆为中心集中管理,制订规章制度确保图书安全保存有效使用,定期批量轮流为周边村阅览室借阅图书,从而大大提高图书使用效率加快普及农村科技。汉中科教扶贫服务社得到上海北京天津杭州西安湖北朋友支持,多次大量捐赠图书和衣物文具开展1助1结对助学成效显著。我们计划以圆周图书馆为依托,已经开通“中国科教扶贫服务网”,筹建远程网络科技教育培训和咨询,借鉴瑞典学习圈百年经验建设农村科普学习社区,帮助农民发展种植与养殖生产组成生产行业协会,在共同富裕的同时形成公司化现代农林生态企业,实现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富裕和谐新农村建设。

2006年4月建成张坪村科教扶贫阅览室,9月与县图书馆合作在周家坪设立春蕾阅览室。计划在三官庙村和南路村设立科教扶贫阅览室,在湘水镇以各村校为基础试点筹建科教扶贫阅览室。

2007年8月24日下午,协税镇上街村长李安杰,与科教扶贫服务社圆周图书馆薛莲英,签署500册图书批量借阅手续,交借书押金书价1/10约数计收240元,今已存协税镇信用合作社,昨图书农科技200册文化200册杂志100册当即移交,送到“协税镇科教扶贫阅览室”。25日,圆周图书馆下属第1个阅览室正式建立,圆周图书馆管理制度开始实施。

协税镇圆周图书馆得到国内外朋友和汉中同乡捐赠图书,其中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李远洲烈士及其网友、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教师高淑婷博士多次捐赠数量巨大。圆周图书馆下属周边村图书阅览室有张坪村、城关青年路、上街村、南路村、瓦营村。已经纳入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农家书屋计划的村阅览室有张坪村、南路村、上街村、下街村,南郑县图书馆已为张坪村、城关青年路、上街村农村流动图书室挂牌。

张俊杰 薛连英:秦巴山区科教扶贫|2016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爱故乡陕西省团委书记段小龙(左)在协税

 

开展低成本高信度“结对助学”

“胜利1助1”是胜利油田信息网上的一个助学网站,成立于2003年,旨在资助那些因为贫困而面临失学的农村学生。这个由网友自发形成、义务参与的纯民间性、纯公益性的助学网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融入进来。其中的志愿者和资助者大多是胜利油田的职工,他们中有机关干部、教师、工人,还有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

胜利1助1焦方舟同志2007年初与汉中科教扶贫服务社商洽合作,利用5.1长假前往汉中山区,日夜兼程爬山涉水,3天走访7个乡镇23户贫困家庭学生。

2007年8月结对资助南郑高中生30名,共47人出资22680元,多者2000元,少者200元,已陆续寄给学生。一般每个学生每学期助学款1000元,每学期开学初汇款至学生本人,并累积资助至高中毕业。2007年8月临时共募捐大学生路费2600元,2007年秋季高校录取南郑中学7名受资助新生。同年9月17日介绍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船员之家”,资助南郑县阳春和草堰初中2名学生出资600元。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免除学杂费,胜利1助1打算以后以资助高中生为主。2007-2009年胜利一助一在南郑首批结对助学,30名高中学生2名初中学生累计资助已逾10万元。

2009夏,胜利一助一决定增选有望一本升学20名在读高中特贫优秀学生直至毕业,经各受助校提供助学推荐名单填报申请助学登记表,汉中科教扶贫服务社组织4个义工走访组,各组义工顶烈日冒风雨艰苦跋涉,8月份已经与3所高中签署结对助学协议,完成学校23个推荐资助学生家庭走访核实任务。

爱心捐助人士可以通过贫困家庭学生调查登记表提供所在村、校和乡镇、班主任和志愿者及家长电话查询核实助学款落实情况,必要时东部和城市义工或爱心捐助人士代表,可以亲自来西部受捐地走访抽查确保助学和捐赠目标的实现。这样,就可以实现助学走访最低成本,长期持续结对助学真实有效的高信度,得到参与结对助学爱心人士的信任和支持,受助学校师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一花开放一处香,万紫千红才是春。胜利一助一在汉中结对助学的成功经验,已经在各地助学支教活动中广泛发挥积极示范作用。

张俊杰 薛连英:秦巴山区科教扶贫|2016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爱故乡 张庚折思梅王庄走访助学

 

秦巴山区的民间乡镇爱心超市

2006年秋,通过志愿者朋友联系杭州第九世界公益俱乐部,为秦巴山区科教扶贫服务社捐运募集衣服20麻包,先后到各乡镇学校发送贫困家庭村民学生。此后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和音乐学院师生,天津上海北京武汉广东福建浙江西安,湖北江汉油田团委、江苏油田试采二厂5队干部职工,纷纷支援协税镇爱心超市开展科教扶贫活动。

为了把好事办好扶贫社借鉴各地经验,学习了共青团中央、民政部2005年初下发各地推广“爱心超市”项目通知,经过近两个月的精心准备,又得到汉中市团委热情支持,经与协税镇党政领导积极筹备,上街村借给村阅览室旁一间公房,最近浙江绍兴东湖区捐赠衣物运达,于是2008年元旦汉中第一个民间公益爱心超市在协税镇正式开张。

为了确保衣物发送到真正贫困家庭村民和学生手中,科教扶贫社与协税镇民政干部协商一致,决定印制“爱心优抚卡”发到各村干部,由各村干部按照本村村民家庭贫困程度和轻重缓急分配“爱心优抚卡”,主要区分为孤儿孤老、残疾缺劳、大病无劳、临时灾害几种类型,根据贫困类型和实际需求分配“爱心优抚卡”,分配结果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开征求意见。这样就避免了捐助的盲目性,消除偏远贫困户反而遗漏,会叫的孩子吃得过饱的现象。

协税镇爱心超市每月1日和15日上午开门,科教扶贫服务社义工和协税镇团委、民政干部协同监发;受助村民和学生本人或直系亲属,持“爱心优抚卡”自选实用衣物。“爱心优抚卡”半年内有效,仅限受助本人使用不得转让变卖。同时接受社会各界朋友捐助,发给捐赠人收据并登记造册入库。

张俊杰 薛连英:秦巴山区科教扶贫|2016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爱故乡 2014.9.10抗洪救灾前牟家坝镇爱心超市开门服务

爱心超市在发领衣服过程中,接触到许多家庭困难学生家长,随即给他们结对助学申请登记表,经详细登记后志愿者走访核实真实贫困原因,然后向各地爱心人士介绍自选结对助学。协税镇爱心超市与澳洲慈善家魏基成联系,为当地残联、聋哑学校和听障村民捐赠助听器。乡镇爱心超市成为农村山区志愿者扶贫济困的纽带,也是偏远农村山区贫困家庭村民和学生的希望。

2010年秋,志愿者在协税镇中心小学开展“诵经典、献爱心,学习好人李远洲”活动,为贫困家庭学生发送李远洲烈士夫人邮捐图书和晨云捐赠护耳。少先队大队号召向单亲父亲重伤学生宋瑜茜奉献爱心,学习《弟子规》试点班师生纷纷响应。

从2006年开始的结对助学,从山东胜利一助一竭诚合作,在南郑县同时资助30多个学生。到2011年与武汉美网行业快乐帮结对助学,同时资助几个县100个学生发展到500个学生。从2007年底筹建协税镇爱心超市以来,汉中各县先后筹建乡镇爱心超市9个,协税镇、高台镇和牟家坝镇三个爱心超市至今开门服务。

汉中科教扶贫服务社成立10年来,除了国内外朋友的支持以外,薛连英的支持和协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论是认真登记捐赠图书和衣物,还是按时开门为村民和学生定期服务,或是风雨十年中的各种困难挑战,薛连英都用心出力支持张老师一路走来,走向永远。

张俊杰 薛连英:秦巴山区科教扶贫|2016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爱故乡
 协税镇爱心超市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
联系人:口皓
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
邮箱:iguxiang2012@163.com
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
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
爱故乡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
爱故乡网:https://www.aiguxia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