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大地,千里沃野,养育出了数不清的各行各业精英人物。为了建设美丽家乡,让家乡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他们勤勤恳恳,不辞辛劳,为养育他们的家乡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石兰亭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

石兰亭:拳拳赤子心  悠悠报国志|2016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爱故乡

电力事业的创业之路

石兰亭同志出生于革命老区河北省肃宁县,自幼生长在农村。在农村有他金色童年的回忆,有他成年参加农业生产的劳动经历,有他经历艰苦生活而产生的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几十年的农村生活让他对家乡产生了难以割舍的血肉相连的情愫。几十年的农村生活培养出了他勤奋、朴实、奋发图强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他在年轻时就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回馈养育自己的家乡父老。正是这种精神让他在人生成长的历程中拿出了百折不挠的勇气,克服千难万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到了肃宁大地,1985年,石兰亭同志伙同村内几个有志青年走上了电力事业的创业之路。经过六年的电力金具销售业务的锻炼,1992年创办了肃宁县第一玛钢厂。在以石兰亭为首的厂务班子领导下,借助农网改造的有利契机,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1999年取得了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河北省著名商标。2000年改组为河北石兰电力金具有限公司。2003年在国家电网公司组织下通过500kv产品鉴定。2006年通过了750kv产品鉴定。2007年组建河北石兰集团。2008年公司特高压士800kV、1000kV产品在省科技厅立项。2010年12月27日在天交所成功上市,更名为“石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在“国家电网”入围,当时在河北省是唯一的一家。2013年为国家电网特高压哈----郑±800kV线路提供产品服务。2014年为国家重点工程特高压灵----绍±800kV线路提供产品服务。2015年受中国电力科学院邀请参加±1100kV线路金具研发。研发的八分裂间隔棒居世界领先水平。

石兰亭以其顽强的拼搏精神、独特的企业文化,经过二十五年的奋斗,使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到能够生产全国最高电压等级产品,跻身特高压建设行列,与众多的国营大企业多年竞争而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华北地区唯一一家能够生产特高压的企业。

石兰亭:拳拳赤子心  悠悠报国志|2016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爱故乡

不忘投身公益事业

      拼搏企业,无忘初心;发展企业,致富一方,泽被一方,扶危济困,回馈家乡,这正是石兰亭的初心。石兰亭始终把造福乡里、感恩家乡、回馈社会当成自己的责任。二十五年如一日做着公益事业,承担着社会责任。 公司在维持正常经营的同时,出资12万元修建了石连城村内街道,方便了村民出入,改善了民居环境。为解决村民用电和吃水问题,公司出资8万元,安装变压器,打深水井,为村民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出资10万元修建村小学校解决村里孩子上学远、就学难的问题。石兰亭把照顾社会上的老人也当成了自己的责任。石连成村里的二十多位孤寡老人都是公司照顾的对象。公司每年都进行慰问,解决生活之需,给予精神安慰。对于公司内部家庭困难的员工,公司每年都要拿出部分资金,给予帮扶,受到公司关怀与照顾的员工多达300多人次。累计发放救济金6.5万元。石连城村民石全乐久病后去世,其妻子随后得了脑血栓,公司及时伸出救援之手。公司对退休之后的老员工每月发放生活补助费。逢年过节探望慰问,开创了肃宁县民营企业给退休人员发放退休金的先河。对公司员工的子女,甚至包括附近各村每年考取高等院校的困难新生发放助学金,截止到2015年9月累计发放20余万元。

响应党的号召,紧跟时代潮流,面对日益严重的雾霾现象,石兰亭同志站在时代的潮头,积极组织开发新能源项目,经过三年的市场调研,与当地政府部门多次沟通,成立了苑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各型充电桩充换电站,为治理大气污染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石兰亭:拳拳赤子心  悠悠报国志|2016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爱故乡

健康特色小镇

近几年来,农村的农业种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有毒有害物质,给大气、土壤、水源等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在这种背景下,石兰亭同志于2012年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第七生产队,在此基础上筹划成立中国北方传统农耕健康特色小镇。

小镇集旅游、观光、休闲、体验、吃住、娱乐、教育为一体,旨在传承中国北方传统农耕文化,提供绿色健康食品,为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特色小镇以石碾、石磨建成的办公大楼为中心,小镇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平方公里。围绕小镇1700亩地是种植、养殖、旅游、观光的区域。小镇外部10000亩土地是为小镇提供各种粮食、蔬菜、瓜果、棉花等绿色食品的原材料生产基地。

小镇的中心地带按照“前店、后厂、楼上住宿”的统一规划,街道两侧是统一制式的二层楼。楼后是加工厂,楼房的一层是对外销售的店铺,对应楼后加工的产品,出售带有精美包装的各类商品。楼的二层为旅游、观光、采购的客户提供安全、卫生、高标准的住宿环境。

加工一条街包括米面加工、香油、豆油、等食用油加工、柳条、麦秆等编制、纺棉、织布、纳鞋底等服装加工。

特色小吃一条街汇集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让来客在特色小镇吃到自己想吃的特色风味。

文化娱乐一条街,汇聚了当地民俗文化和各种现代娱乐活动,让游人在特色小镇优美的环境里尽享人间的快乐。

第七生产队自2012年培育了几百种原始杂粮、蔬菜及树木原种,得到了主管部门的认证以及各级领导的好评。

小镇的农作物籽种大都是五六十年代中国北方农民种植、繁衍的籽种。例如小麦的“红蜻蜓”、“小红芒”,玉米的“金皇后”、“灯笼红”,谷类的“稙谷”以及罕见的“籽粒苋”、原种大豆、芝麻、花生、向日葵、小豆、黑豆、豇豆、花生、油菜、绿豆、芝麻、大麻等多样品种。

柴鸡(又名土鸡)、河北黑猪、原种山羊等在第七生产队广泛饲养。众所周知,当今的鸡、猪等家禽、家畜为提前产蛋、出栏,喂饲各种添加剂饲料,人们食用后,给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特别是给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粮食加工采用传统的石碾、石磨加工。加工过程中缓慢碾压,几乎没有热量产生,完全保持了种子胚胎中的各种营养元素。制成的各类食品品质高、口感好,食用后余香绕口、回味无穷。

特色小镇除了种植、养殖外,还是休闲观光的理想场所。在这里可以看到昔日农村田间耕作的景观:水井、辘轳、马车,还有弯弯的小河,摇曳的芦苇,时而泛舟水上,时而休闲垂钓,陶冶性情之美好的享受,如入仙境。小河岸边建有土坯小屋,古色古香,传统锅台土炕,别具一格。小镇内木桩篱笆、木栅栏,丝瓜、葫芦等藤蔓植物攀附而生,微风吹来,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葡萄架下,或细品名茶,谈天说地,或象棋对弈,楚汉相争。屋前有小桥流水,屋后是林间小路,曲径通幽,茶余饭后,漫步乡园小路,鸟语花香中,弥漫着庄稼的气息,到处飘荡着泥土的芬芳,园内远离都市、远离喧嚣,安宁静谧,怡然自得,上沐天之精华,下接大地灵气,把自己置身自然的怀抱,其心灵得到净化与回归。

石兰亭:拳拳赤子心  悠悠报国志|2016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爱故乡

传统教育基地

农耕博物馆里陈列着大量的古物,这些古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华北地区几千年来农村的生产、生活情况和农业的历史发展,同时也折射出了革命老区丰厚的民间文化底蕴。浏览这些古物既能勾起老年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也给青年人和我们的后代提供了不忘历史、学习历史的生动课堂,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观光、学习、生活、实践的传统教育基地。

      拳拳赤子心,悠悠报国志。石兰亭以其勤奋、执着、务实创新的精神为企业和他的家乡撑起了一片蓝天,以其过人的智慧和才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也获得了相应的社会荣誉:八分列间隔棒、悬垂线夹等技术专利、诚信纳税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河北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纳税先锋企业、河北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平台、模范职工小家、帮扶老区先进单位、河北大学社会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

石兰亭:拳拳赤子心  悠悠报国志|2016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爱故乡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
联系人:口皓
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
邮箱:iguxiang2012@163.com
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
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
爱故乡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
爱故乡网:https://www.aiguxia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