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爱故乡公益项目总结
2013年,我们收获了惊喜——越来越多的“乡愁”、越来越多的爱故乡关注者。
2014年,我们收获了感动和责任——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越来越多的“新乡贤”,早已走在爱故乡的“大道”上。
中国爱故乡文化发展促进会(筹)成立于2014年7月,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公共经济研究会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等多家机构发起,前身是201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与正荣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为核心的民间公益组织。具体运营由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团队负责。
“爱故乡”公益项目自2012年启动以来,先后组织了全国性的“2013‘发现故乡之美’图文征集活动”(评出60位获奖代表)、“2014爱故乡年度人物征集评选活动”(评出15位爱故乡年度人物),举行了“2013首届中国爱故乡研讨会、2014第二届中国爱故乡论坛”,发布了“2014年爱故乡行动倡议”,并通过开展爱故乡高校宣讲会、青少年爱乡行动,征集爱故乡题词,举办“爱故乡大地民谣音乐会”,协助各地成立爱乡会、爱故乡工作站等地方性的家乡建设资源整合平台,有力地推动了爱故乡理念的传播、爱故乡文化的形成和以本地“新乡贤”为主体的乡村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了寻根固本、记住乡愁、建设故乡、保护与传承乡土文化的良好氛围。
2014年,爱故乡公益项目主要在如下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文化建设:推进地方文史整理工作,开拓“爱故乡”品牌文化活动
1、征集爱故乡题词
爱故乡公益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很多关心乡村命运、致力于乡土文化保护与乡村建设的专家、学者和实践者,纷纷为爱故乡公益活动题词,表达他们的心声和心愿,为爱故乡活动注入了新的力量,形成一道别致的文化风景,也勉励爱故乡工作团队坚持不懈前行!
截止2014年11月,共征集到59份题词,这项工作还将继续。
2、编撰《柳林村史》
7月—10月,在中国农业大学、中央党校专家团队的支持下,爱故乡项目组与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柳林村委会一同完成了《柳林村史》的编撰工作,迈出收集地方文史资料、挖掘村庄精神、凝聚村庄力量的重要一步。
3、协助举办农民文化节
甘肃省康县长坝镇王坪村:2013年“发现故乡之美”特等奖获得者、甘肃省康县长坝镇王坪村“王坪之子”大学生团队回到家乡后,用为数不多的3000元奖金,在2014年春节期间(2月4日)正式成立了“王坪爱乡会”,并举办“王坪村首届农民文化节”,包括第一届王坪趣味运动会(1月20日)、魅力王坪迎春晚会(1月22日)、王坪象棋大赛(1月28日)等一系列爱乡活动。受众500余人。
4、策划举办“爱故乡·大地民谣音乐会”(与北京工友之家合作)
5、策划举办“2014爱故乡生态文化节”
为配合12月5-6日“第六届全国CSA大会”和“第二届中国爱故乡论坛暨2014爱故乡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福建农林大学举办,爱故乡组委会策划提出“爱故乡生态文化节”的概念,并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包括:“大地之眼”乡土纪录片展映交流会、创意市集、爱故乡·大地民谣音乐会、中国百年乡村建设图片展、福建守善村书法摄影展和八场系列讲座等精彩活动。受众1000余人。
二、组织建设:成立爱故乡工作站(5个),搭建地方爱乡平台
随着爱故乡项目的深入推进,单纯的项目制运作和活动开展,已经满足不了全国各地爱故乡发展的形势需要,因此,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爱故乡组委会、中国爱故乡文化发展促进会(筹)为主导、各地(乡建团体)自发参与组织,共同推动的地方性爱乡平台发育与建设,是今年工作的重点也是亮点之一,形成了以村为单位的“王坪爱故乡会”,以区县为范围的“长治县爱故乡工作站”、“屯留县爱故乡公益服务中心”(正式注册)、北碚区“爱故乡文化促进社”,以省为工作区域的“河南省爱故乡工作站”。这些地方爱乡平台的搭建,充分整合了地域资源,调动了本地籍居民(留守和外出)参与家乡建设的积极性和便捷性。具体如下:
8月18日,在国家行政学院张孝德、中共长治县委的关怀、支持下,“山西省长治县爱故乡工作站”在长治县南宋乡关头村揭牌成立。这是国内首个县级爱故乡工作站,为长治县籍在外人士传播家乡文化精髓、沟通浓浓乡情、参与家乡建设搭建了新的平台。
10月26日,河南籍数百名知识分子、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开明企业家、返乡青年,在郑州欢聚一堂,共同见证“河南省爱故乡工作站”的揭牌成立, 河南区域的乡村建设事业,翻开了新的篇章!
11月11日,“山西省屯留县爱故乡公益服务中心”正式成立,在本地开展支农、支教、图书馆建设、社区教育等公益活动。
12月12日,在西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重庆市中华职业教育社、北碚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支持下,重庆北碚“爱故乡文化促进社”在北碚区龙凤桥街道龙车村正式挂牌成立。“爱故乡文化促进社”项目将由西南大学、北碚区文广局、中华职教社三方协同基层农村开展,与当地建设在基层农村的“文化站”、“社区学校”、“小志愿者”、“社区文化课堂”等工作结合,将每一个工作点建在村镇,发掘本村力量、编写乡土教材,为弘扬乡土文化、再现美丽家乡而努力。
此外、福建、广西、云南、湖南等地的爱故乡服务中心,也在积极筹备之中。
三、全国性主题活动:“2014爱故乡年度人物”征集评选活动
从“2013发现故乡之美”到“2014爱故乡年度人物”,全国性的爱故乡活动开展了两年。从记录“物”到记录“人”,从理念到行动,爱故乡完成了自身价值的“升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初,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提出“新乡贤”,“2014爱故乡年度人物”是新乡贤的典范,爱故乡项目在后期宣讲中紧密呼应中央的提法,提升了爱故乡项目的内涵、价值与生存发展空间。
1、活动发布
4月6日下午,“2014年爱故乡年度人物”征集评选活动在“第三届培田春耕节”(福建连城县培田村)闭幕式上发布。温铁军、钱宏、廖坤荣、鄢烈山、董晋、吴美熙等70余位代表出席。同期举行了“2013爱故乡图文展”。
2、征集
3、候选人走访调研
这些鲜活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民间社会的坚韧生命与多元成长。同时,候选人对爱故乡活动的认同与建议,对我们也是很大的鼓励,并帮助我们思考爱故乡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及如何更好地服务这些回到乡村、参与家乡建设的基层工作者。
4、评审
5、颁奖
“2014爱故乡年度人物” |
|
2014爱故乡十大年度人物(10位) |
|
姓名 |
事迹 |
1、邓丽(湖北鹤峰县高原小学副校长 ) |
回乡支教,投身高原小学乡村教育 |
2、任华章(甘肃文县李子坝村村支书、护林队队长) |
十年护林,保护家乡李子坝村生态环境 |
3、次仁罗布(西藏自治区潘得巴协会秘书长 ) |
创办西藏潘得巴协会,推动家乡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 |
4、郭书荣、郑辉(河北武强年画传承人) |
传承武强年画,发展民俗手工体验 |
5、刘红权等260名太行盲艺人 |
用生命歌唱,坚守民间艺术76年 |
6、胡诗泽(海南省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创始人) |
守候次滩村社区营造十二载,再造魅力新故乡 |
7、弘农人团队(河南灵宝市弘农书院) |
以农民为主体,以“遵道贵德、和合生态”为主旨的新农村建设实验 |
8、陈福广、陈涛(河南南阳市兰馨书院创始人) |
创建兰馨书院,打造文化周庄 |
9、刘映升(重庆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创始人 |
创办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再现巴渝农耕社会 |
10、张书岩(福建屏南县耕读文化博物馆创始人 ) |
创办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打造闽东“民间故宫” |
2014爱故乡特殊贡献人物(5位) |
|
11、杨德禄(北京昌平区洼里博物馆创始人) |
创建洼里博物馆,发展乡土文化大众体验 |
12、赵冬祥(江苏常州市观庄村关工委主任) |
传承观庄村先祖文化 ,关心下一代成长 |
13、衡生喜(河南中原石油勘探局退休工程师 ) |
扎根基层十载,指导全国乡村文化建设 |
14、窦克武(河南王拱璧研究会理事长) |
致力河南先贤王拱璧研究三十年,推动乡村建设事业 |
15、陈文华(原江西社科院副院长,中国农业考古先驱、茶文化泰斗 ) |
投身上晓起古村建设,打造“中国茶文化第一村” |
四、话语建设:爱故乡公众宣传
(一)参加四场论坛并宣讲爱故乡
江苏常州姬山书院主办/7月18-19日:“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支农调研交流会”华东分会;
中国书院研究中心主办/8月5-6日:“第四届书院传统与未来发展论坛”;
海南海口/8月19-20日:“2014海南返乡论坛”;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团委主办/10月25日:“第六届大学生西部经济论坛”。
(二)参与协办四场乡土文化主题活动、会议
为了联合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共同探讨乡村文明的传承、乡土文化的保护,爱故乡组委会先后参与协办了四场乡土文化主题活动、会议,并发布了《中国乡村文明复兴宣言》。受众约1500人。具体如下:
北京海淀/4月12日:“小毛驴柳林社区农园第二届开锄节”;
福建培田/4月6日:“第三届培田春耕节”;
河南郑州/10月26日:“首届河南爱故乡研讨会”;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11月1-2日:“第二届中国乡村文明发展论坛”。
(三)主办“第二届中国爱故乡论坛暨2014爱故乡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五、社会影响
结语:展望与致谢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 爱故乡组委会
2015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