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粉霞:“铁杆志愿者”|2014爱故乡年度人物
编者按:2014年“爱故乡·故乡行动”年度人物征集评选活动,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征集身边的爱故乡典型人物,记录他们的感人事迹。由推荐人填写推荐表,并撰写详细的人物故事材料(3000字左右),发送到组委会邮箱:iguxiang2012@163.com 。
推荐语:褚粉霞出生于上海,在内蒙古下乡。1975年嫁到嘉泽,退休之后免费为嘉泽群众教授舞蹈,后来成了乡村建设的一位热心的志愿者。七十多个大学生的饭,她做的如此用心,问起原因她只说,因为看到大学生她觉得自己年轻了,更加有活力了,而且她觉得大学生来了,嘉泽也有活力了。
上海知青嫁嘉泽
褚粉霞童年并不快乐,她的父母离异,她跟后母合不来,经常吵架,她的父亲也顾不了她,她想逃脱那个家庭。
初中毕业,褚粉霞背上行囊踏上了去内蒙古的下乡的征途,那时的她只有16岁,内蒙古对她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地方,那里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一切都是未知。到达内蒙古,没有列队欢迎,没有彩旗飘扬,在她面前的只有老牛拉着破车,这破车将她送到乡下。
刚开始她并不被人注意,她也只是做着农活,学习各种农具怎么使用,学习怎么种地。她在内蒙古插队心里其实还有个想法,她想去找她的亲生母亲。
后来她表现出色,被选入文艺队,从那时起她便开始跳舞,到每个村子里去跳舞,那时叫文艺队下乡。
她边下乡还不忘一直打听生母的消息,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了母亲的消息,听说母亲嫁到了江苏常州嘉泽村,她按耐不住,收拾行李就去找母亲。
1971年她见到了她阔别十年的母亲,却不想这竟是最后一面。
她的母亲嫁给了一个有五个孩子的当地人,当时母亲见到褚粉霞太激动,多年的旧病复发,结果就再也没有醒来。她在嘉泽呆来了一个星期,办完母亲的丧事才回的内蒙古。
在这一个星期里,她的“哥哥”黄国南很照顾褚粉霞,什么事情都帮她忙活,还很懂得体贴她,虽然异父异母,但是他们仿佛很谈得来,两人关系很好,无话不说。
褚粉霞带着悲伤离开了嘉泽,不曾想“哥哥”依旧很关心她,经常写信跟她联系。这样互相真情相待,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1975年,相隔四年,两人有了很深的感情,褚粉霞决心离开内蒙古,去嘉泽找“哥哥”,到了嘉泽黄国南的姑父觉得他们两感情不错,为他们做媒,两人于1975年元宵佳节领得结婚证。从此开始了她的嘉泽生活。
听到她的爱情故事,我都惊叹了。她的老公没想到在法律上竟然是他的兄长。感觉像是在看言情小说,让人很难想象他们在一起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褚粉霞嫁到嘉泽,黄某某家很穷,连像样的房子都没有,只得住茅草房,再加上黄国南是家中长子,四个弟弟还要他照顾。她没有任何抱怨,和他共同承担起了家里的担子。下地干农活,割小麦,种稻子,样样都学,样样都要干,一个人做六个人的饭,养活一大家子人。
嫁给黄国南快四十年了,褚粉霞做过招待所服务员,去过门市部做收银员,买过菜,开过旅馆,进过供销社,一路走来充满艰辛,但是她和黄某某从未红过脸,两人的爱情一直很坚定。
黄国南说:“这么些年,她一个上海大城市里的人嫁到农村,多多少少还是让她受了些苦。我就希望她退休了可以干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两个人,相互理解,一起担当,女儿大了,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好了,日子总算是好起来了。
与乡建结缘
退休之后,褚粉霞还是跳舞,不同的是,她聚集了一群爱好跳舞的老年人,做起了文艺队,2001年文艺队已经很成熟,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名气也越来越大,褚粉霞也因此拥有了国家二级舞蹈老师资质证书。
她退休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时间的老去而变得沉闷,反而变得更加有意义。
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与嘉泽姬山书院结缘,姬山书院是一个乡村建设机构,第一次来,她便觉得与书院的缘分很深,看着这一群大学生,她仿佛不由的会想起她自己的知青生活。
从这一年开始,她参加书院的活动,做书院的志愿者,义务教社区里的阿姨跳舞,义务为这些阿姨买表演服装。
每天早上五点半,褚粉霞都会去教社区里的阿姨打太极拳,然后到晚上七点——十点她还要教群众们跳广场舞,六十多岁了,她好像总是那么有活力,从来不说自己累。
2014年春晚,还有元宵晚会,褚粉霞都奔波在路上,因为她要到处去联系节目,六十多岁,每天都在跑,年轻人都没有这份激情。春晚当天书院把她推上了总督导的位置,她认真负责,台前台后她都会打理的很好。
只要书院有晚会,她总是全力支持,带着她的健身队鼎力支持几个节目。就一年多的时间她成了书院的“铁杆志愿者”,她把书院的这些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逢年过节她都要叫“孩子”回来聚聚,书院的孩子有回去订婚的,她会照嘉泽的风俗,为回来的孩子准备“糖鸡蛋”。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让书院的这些年轻人都感动不已。
书院的年轻人把这份情牢牢的记着,每当书院的这些游子回家归来,都会给她带特产,带吃的,把褚粉霞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
每年书院会举办“全国大学生支农交流会”,那么多大学生来到嘉泽,她更高兴,主动承担帮大学生做饭的任务。
她带着平时比较要好的3个朋友,每天四点起做早饭,吃完早饭做中午饭,中午饭做完还要做晚饭,每顿饭都是提前做好,从来没有晚点过,做的饭菜大学生们吃了都说很赞。
七十多个大学生的饭,她做的如此用心,问起原因她只说,因为看到大学生她觉得自己年轻了,更加有活力了,而且她觉得大学生来了,嘉泽也有活力了。
褚粉霞说:“教社区里的伙伴们跳舞,你高兴,我快乐。姬山书院为我们提供了这片舞台,提供了地方,有这种机会,我们就抓紧机会,我们就自我快乐、自我健康,然后让子女在外面工作,有这么一个安全感,这样我的生活才会更加充实,更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