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芯锐:返乡青年|2014爱故乡年度人物
编者按:2014年“爱故乡·故乡行动”年度人物征集评选活动,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征集身边的爱故乡典型人物,记录他们的感人事迹。由推荐人填写推荐表,并撰写详细的人物故事材料(3000字左右),发送到组委会邮箱:iguxiang2012@163.com 。
推荐人李梦姣:李芯锐是我机构在社区保护项目当中,十分得力的合作伙伴,积极主动,具有充分的领导力的潜质,克服重重困难带领社区百姓将合作项目一步一步推向更高更好的位置,也并不就此满足,仍然不断追求卓越,用长远的眼光放眼未来。
他热爱家乡,三度回故乡创业,屡败屡试,始终相信发展与保护其实可以不矛盾,也一直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摸索走在生态公平的道路,让家乡的百姓能够跟他一起从保护这边美好的家乡中获益。终于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扭亏为盈,不仅有了自己的商标品牌,还将产品推广到了北京的有机生活馆的展架上,加入了自然保护地产品的体系内。同时,也持续带领村里的巡护队做保护行动,定期开展巡护监测,防止外来人偷盗猎等活动,协助执法机关2次阻止电捕珍稀冷水鱼的不法行为,及时拦截并组织外来乱采乱挖名贵中草药的行为,也数次的清理山林的猎套,并利用红外相机监测拍摄到野生动物25种之多,包括大熊猫。
李芯锐的家乡位于四川省平武县木皮乡关坝村,从平武县城沿着火溪河边的九环线溯流而上,不出几十公里外就到了他的家。而他亦有着跟家乡大山一样坚毅的性格。
蓄着简短的平头,走起路来昂首挺胸,似乎总让人有脚下生风的感觉,都透着这个年轻人的精干,而认真也是最常挂在李芯锐脸上的表情。在工作中,几乎每次需要写一份报告或者完成一份资料,总是过不了几个小时就完成了既定的任务。在大家都对他的工作效率大口称赞的时候,他总谦虚的说可能是因为在军队里待过的原因,养成了很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
就在前不久,村里的养蜂合作社召开了股东大会,一来是庆祝合作社成立五周年,二来也是合作社第一次实现了盈利的分红大会。会场上大家都笑颜满面,好一派和乐融融的场面,毕竟这可是盼星星盼月亮股东们期待已久的事情。我偷偷的瞄了刚被大家几乎全票通过担任新一届合作社理事长的李芯锐一眼,他似乎陷进了某种思绪,游离在整个场景之外。也许是想起了2013年他独自带着合作社的产品上北京奔跑游走在各个市集和专题活动的情境,当时还带着病,几天下来喉咙几乎已经没办法说出话来;也许他想起了几年来因为合作社持续不盈利村里面各种各样的质疑和压力;也许他想起了当初他最开始留下来的原因:帮助当时的理事长——自己年迈的父亲,想办法,找路子,克服重重困难,把合作社给做起来。
2014年是李芯锐在外打工10年后返乡的第3个年头。2011年年底李芯锐回家本来是准备结婚的事宜,打算结完婚继续外出打工。当时作为村里养羊大户的父亲把羊全都卖了,当选村里养蜂合作社新一届理事长,谁料刚上任就遇到了一系列难题,父亲压力很大。并且在了解到家乡的合作社和合作社所做的生态养蜂以及环境保护的事情,他同样也被吸引了,他说,“我个人一直有为家乡和家乡的环境保护献力的想法,但以前一直觉得独木难支。”现在有合作社这样一个平台,很符合个人的理想追求,而且合作社的现状确实堪忧,也缺少能干事的年轻人。于是,他留了下来,开始帮着年迈的父亲开始打理起合作社的各种事务来。
为了壮大规模发展会员,他深夜跟着老辈子们到一户一户会员的家里去亲自检测蜜的质量,时常被蛰得满身是包;为了合作社“藏香土蜜”商标的申请注册、包装设计,他跑遍工商、税务、质检部门,四下里找人协助帮忙;为了让打开蜂蜜的销售渠道,他不仅要经营张罗合作社的淘宝店,还要四处奔波着参加各种市集和展销会……做了这么多,他几乎是又出力又出钱,合作社因为处境困难只给过他800块钱的补贴。他自嘲说这几年好像一直在做吃力不讨好的事。但是为了建设环境友好产业的美好愿景,他一直在坚持,好在当下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在李芯锐的带领下,合作社推广原生态蜂蜜,设计“藏香土蜜”自主品牌以及包装并投入使用,目前已逐步开始盈利。李芯锐数年的辛苦付出终于开始见到回报。从去年起,合作社除了将1000多斤蜂蜜作为生态产品熊猫蜂蜜的原料,并且与北京一家健康有机生活馆签下6000斤的订单。当然,最值得欣喜的是,通过提供原料的熊猫蜂蜜的返利以及合作社给村委作为股东的返红利,实现了养蜂收入为环境保护提供固定经费的初衷,也初步建立起了生态产业与社区发展和保护的反馈机制,村里面的保护经费有了着落,并且眼看着是能够可持续的运转着走的。
现在的李芯锐,除了合作社的理事长还是村里面环境巡护队的一名队员,巡护队的主要职责是进行巡护检测工作,监测蜜源以及珍稀野生动物踪迹,打击打猎,挖药,电毒鱼行为,保护村子周边的生态环境。仅在2013年-2014年度中,关坝村巡护队就抓捕了2次进沟电鱼的外来不法分子,对外来进沟乱采乱挖药材的外来人员进行了宣传教育,对沟内河流里的珍稀野生鱼类进行了增殖放流的活动,甚至就在前不久大家通过不断的试验使用红外相机监测,用红外相机拍到了大熊猫和黑熊。
李芯锐对家乡的环境一直都有所担忧,他说小时候河水清得可以徒手摸鱼,如今水少,鱼更少,生态环境变化太大了。他选择接手合作社也是有这方面的考量,想要实现生态产业和生态保护的平衡发展。他总是说“家乡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需要我们自己行动起来守护好她。”他始终坚信总能找到保护与发展平衡的路子,村民们能够从保护中受益,而他正是要带着家乡的老百姓们大踏步的走上这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大路。
其实从读书的时候开始,李芯锐的心里就埋下了为家乡环境保护献力的种子,之后在西北当兵,经历了大漠风沙的恶劣环境,就更是怀念家乡的山青水秀。步入社会以后,接触到了更多的环境恶化、食品安全问题。结婚后妻子怀孕,想到自己的孩子所要面临的环境和自己小时候简直是天差地别,李芯锐的心里更加忧虑。我的家乡,如果再不有所行动,灾难离我们也就不远了。”所以他始终在坚持,发展生态产业,参加生态保护,想在对环境友好的产业中走出一条路来。
现在李芯锐的蜂蜜事业步入正轨,他对未来有了更长远的打算。他希望能在合作社的管理上可以推动正规划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用制度规范合作社,切实可以在养蜂产业上带给家乡父老符合的收益。同时推动更多的生态产品发展,真正转变一些破坏环境的传统生计,让大家在保护中也能受益。同时可以把他们的模式复制到更多山村去,让生态产业逐渐成为主流,让环境保护成为习惯。
本文来源于2014年爱故乡年度人物征集:http://blog.sina.com.cn/s/blog_bd435abb0102v0v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