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4年“爱故乡·故乡行动”年度人物征集评选活动,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征集身边的爱故乡典型人物,记录他们的感人事迹。由推荐人填写推荐表,并撰写详细的人物故事材料(3000字左右),发送到组委会邮箱:iguxiang2012@163.com

推荐人石绪军:邓丽老师毅然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待遇,投入西部乡村教育事业,她播洒爱的种子,传递知识的力量,用如火的青春和满腔热忱,为高原乡村的孩子们创造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丰富的课程文化,为他们拓展了宏大而开放的人生视野,为西部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卓越贡献!

视频链接:《(2012-08-18)CCTV讲述——最美乡村教师邓丽》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figure/201208/1c186158-9ee6-48bb-a98d-26d52ede7e6b.shtml

邓丽,2009年湖北省支教生,鹤峰县中营乡高原小学副校长。她,辞去都市蓝领毅然选择回家乡支教;她,放下个人情感把全部的爱给了73个孩子;她,燃烧三年青春照亮一所薄弱学校……

邓丽:高原上的小花 |2014爱故乡年度人物-爱故乡

放弃城市高薪工作,去农村支教。邓丽是恩施鹤峰人,2008年从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毕业后,在武汉一家知名培训机构当老师。“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但由于不是师范生,很难在普通学校找到工作。所以能进培训机构我也很开心。”邓丽说,“当老师可以每天跟学生打交道,看着学生进步,就会很满足。”

可培训机构毕竟是以盈利为目的,如何保证学生上完一学期,下学期继续来上课,是工作的重要内容。工作近一年后,邓丽绩效突出,但她快乐不起来。那时的邓丽穿着时尚,出入高档写字楼,月收入4000元左右,在家人和朋友看来,这是份体面的工作,“可我越来越觉得空虚,我当老师不是为了成为赚钱机器。”

2009年4月,她看到了省教育厅的“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非应届毕业生也可报考。她马上报名回老家恩施鹤峰资教,希望当一名“纯粹的”老师。通过考试,她被分到离县城最近的八峰中学。“倔强的邓丽认为八峰中学的条件很好,而大山里的学校更需要她,于是她找到当地教育局要求重新分配,去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的、有‘屋脊小学’之称的高原小学。”

邓丽:高原上的小花 |2014爱故乡年度人物-爱故乡
       燃烧青春,她让孩子在快乐中求知。高原小学地处海拔1800多米的高寒地区,每年农历九月末便开始下雪,条件极为艰苦。学校只有73名学生却有六个年级。7名男教师年龄均在53岁。邓丽是学校唯一的女教师,也是唯一的党员。她在学校担任三年级班主任和语文教学,任教三至六年级英语和一至三年级音乐,同时兼任少先大队辅导员和女生管理员。繁重的工作任务并没有让她退却,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上课不说普通话、学习习惯差、纪律差……为了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她和孩子们约定:谁讲方言或上课不听话,就牵着自己的耳朵说“我该罚”,并给同学们表演节目。为体现“法律”的严肃性,邓丽有时故意说方言,调皮的孩子就争着要牵她的耳朵……就这样,良好的习惯在“润物细无声”中日渐养成。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她还经常组织歌咏会、故事会、课本剧等活动。2010年六·一儿童节,她和同事们用破旧的课桌搭建舞台,用床单作幕布,用扫帚、脸盆、饭盒作道具……孩子们尽情的唱啊!跳啊!快乐得像小天使。难怪孩子们这样开心,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六·一,孩子们都是到20里外的中心学校,观看其他小朋友表演节目,从来没有组织过自己的文艺活动。

燃烧青春,她让学生在母爱里成长。“我要保证孩子们一推开教室门就能感受到浓浓暖意。”高原小学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冬季大部分时间气温在零下十几度。学校在每间教室设置了火炉,每年从秋季开始生火取暖。每天早上六点半,孩子们还没起床,邓丽就早早到教室开始生火,用课本扇、用竹筒吹……浓烟常常呛得她涕泪泗流,等到炉子里冒出红红火苗的时候,她早已成了“灰姑娘”……

可是在聋哑兄弟谭兵、谭星的心中,邓丽则是他们的“大姐姐”。谭兵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学校就是他们的家,邓丽就是他们的亲人。鞋子破了邓丽给他们买、衣服脏了邓丽给他们洗、指甲长邓丽给他们剪……聋哑兄弟流泪想妈妈的时候,她细心呵护。为了让聋哑兄弟能“听”懂她讲课,她上课总是“手舞足蹈”口型夸张,甚至让兄弟俩按着她的嗓子感受振动……现在,聋哑兄弟脸上挂满笑容,英语已经可以考到70以上了。为了帮女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校长的支持下,邓丽从县城买来一台热水器,请乡亲们帮忙把一间烧火房改成学校有史以来的第一间洗澡室,并规定每个周三下午女生统一洗澡。孩子太小她就一个个帮她们洗,常常累得腰酸背痛。“邓老师比娃儿爹妈还疼孩子!”学校附近的张奶奶这样感叹。

燃烧青春,她让学校从羸弱变茁壮。2010年秋季学期,邓丽被任命为高原小学副校长。这让她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她一方面虚心向有经验的长者讨教管理业务,一方面利用各种机会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这年7月,邓丽作为恩施州师德模范在全州作巡回报告。她深情讲述了高原小学孩子们的坚强与独立和支教生活的充实与快乐。没想到教师节那天,30多包捐赠衣物和学习用品送到了高原小学。这让邓丽增强了信心和希望。她开始利用在高校学习工作期间的各种资源四处“化缘”:很快,孩子们的羽绒服有了、篮球架有了、图书室有了、电脑和电子拍板也有了……2011年9月,邓丽通过网络得知有个公益组织正在农村小学进行“免费午餐”试点。她立刻组织申报并赴武汉与相关负责人面谈。在她的积极争取下,高原小学成了全省第一所实施“免费午餐”计划的学校。各级领导、媒体记者及爱心企业多次到高原小学检查指导,高原小学也因此步入了“茁壮成长”的绿色通道,学校面貌一天一个样,现在已经成了全县村级示范学校。

五年来,邓丽累计为学校争取捐赠物资一百多万元。2012年9月,邓丽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并获得了10万元的奖金。就在朋友们缠着要她请客的时候,她作出了一个让大家甚至连家人都不能理解的决定,她用10万奖金成立了鹤峰县阳光助学协会,她想以此感召更多的爱心人士,帮助和关爱困难学生。目前,协会已发展志愿者130多人,组织开展关爱救助活动30多次,募集发放爱心物资和善款共计20万多元,113名志愿者与孤儿学生、留守困难学生结成了帮扶对子。

支教几年来,她先后被评为鹤峰县优秀共产党员、恩施州师德模范、恩施州优秀校长、恩施州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优秀支教生、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2012年7月,她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2013年度被评为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 。“我会用辛勤的汗水创造更多、更好的业绩,回报党和人民对我的关怀。”面对荣誉,邓丽感受更多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

邓丽:高原上的小花 |2014爱故乡年度人物-爱故乡
邓丽:高原上的小花 |2014爱故乡年度人物-爱故乡

本文来源于2014年爱故乡年度人物征集:http://blog.sina.com.cn/s/blog_bd435abb0102v0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