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欣然

北京难得的雨天,连风也被湿得软绵绵的,不似曾经的凛冽与呼啸,而是淋了满腹的温柔与娇弱,缠绵在澄净的空气里。只是可怜了那枝头枝尾的樱花红粉,碎碎屑屑地零落了一地,于是前些日子那热热闹闹的春意也冷了下来。惜花的人总是女孩子居多,伤那凋零的花魂不正是女子暂时的美娇娥么?一样无法抗拒时间的侵蚀与毁灭,弹指间便付与了似水流年、断井颓垣。

这湿答答的气氛,是容易叫羁旅北方之人念起南方的家乡的,尤其是若你如我一样,生长在南方一个宁静的水边小城,生长在一个温柔而多情的小城母亲的怀里,而我的母亲就是那静谧地栖息在湘西一角的凤凰之女。

暮春时节,那一股子弥漫开来的源自时间与生命的感伤,总让在喧嚣都市里梦悸惊醒的我,特别容易感到故乡之根那生生的扯疼。这不,浅浅地眯个午觉,那条不慌不忙地在我的记忆中、在无数家乡人的生命中流淌了不知多少年的沱江,又一次萦绕住了我的梦乡。进化后的人蜕掉了猴子般的尾巴,而我无论长大多少、身在何处,沱江永远是我斩不断的一条血肉之根。

轻轻地荡一竹筏小舟,喝着浓香的擂茶,嚼着晾干了的黄瓜皮,乘着凉凉的谷风,晃悠在山水之间,这其中的滋味怎是一个惬意了得。夜间,那倒映在江心的一抹朦朦胧胧的月影,更是平添了几分清韵与素雅,而此时的江水,也仿佛因了月儿的可望不可即,犯了浓浓的相思病,在一刻不停地呼唤着渴望的涟漪。江边,刻着那一段段悠远而神秘的故事的石碑,是小时候爸爸常带我去的地方,尽管那时的自己根本认不得几个行书草书,但文学对我的召唤,或许打那时就已开始。

趴在吊脚楼狭窄的小轩窗上,俯瞰而下,随光影的穿梭奔入眼帘的,仍是我的慢慢悠悠的沧桑沱江,她仿佛永远就这样流淌着,不知穿越了多少盛世与乱世,也不知淹没了多少人世的悲与喜。而如这沱江一样永无止息地向前奔腾的冉冉光阴,也仿佛在此刻转身,向历史回溯——也许,在很多年以前,这儿立着的是另一个姑娘,一个怀春的土家族女儿。她的焦急中暗藏着不可遏制的兴奋,她翘望的身子伸出窗外,仿佛就要跃楼而坠,而那远远的沱江上游奔驰而下的一片小木筏上,那健壮的船夫便是她日夜等待的阿哥。在历史与沱江交汇的某一个时间点上,原来曾有那样一个女子,把她年轻的身子随同她少女的心,义无反顾地交付给了那样一个男人,而哺育着生命与爱情、同时也收留着死亡与别离的沱江,则承载着前路未知的幸福与悲苦,带着她的小女儿毅然决然地奔往了生命的大悲喜。想来,这样纯粹而干净的爱情,早已不是浮华都市里用衡量与计较小心翼翼换来的婚姻交易,所能拥有的宁静与热烈了。

这样的臆想是很像沈先生笔下,那些牧歌般悠远而又忧伤的小故事的,而沈先生也确实倾其一生之笔墨,在勾勒着这一方动人山水的静谧安详。最喜欢的还是他的《菜园》,薄薄十几页纸,寥寥几万字,却总让我控制不住地眼眸泛酸。一幅缓缓铺开的泼墨山水画里,以生命盎然奔腾于其间却又永远静谧安详的湘西水乡作为底色,再在一角点染上一对高贵脱俗却又孤逸苍凉的母子俩,还有那一方仿佛养育着一玦玦白玉似的菜园......所有高贵的安详都在静静地流淌,然而忽到篇尾,竟全然跌入深渊。原来,沈先生在此之前所给予我们的全部陶醉,都是在酝酿着这最后一刻的殉葬之悲壮——文学意义上真正的大海,看似表面风平浪静,实则底部孕育着惊涛骇浪。原来,源自家乡的文学也如同这一方山水的性情——温稳之下却刚烈果决,一种容不得丝毫肮脏的干净至极。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话的确不假,比方说我骨子里就仍是那个在水边小城长大的女孩。我依旧喜欢那常年湿漉漉的空气里,漂浮着的淡淡花香;喜欢夏天我读书的那个窗口外,烈日曝晒之下弥漫开来的浓郁甘草气;喜欢承载了无数家乡人青春记忆的母校里,一株株如光阴一样悠远的古木;喜欢在雨季来临前,细细地挑一把小小的雨伞;喜欢早晨起来,吃一碗热乎乎且辣得有劲的米粉......

远离母亲的怀抱,孤身一人北上求学,在每一个辗转的黑夜里,听着北京日夜川流不息的喘息声,听着时代分秒鼓帆向前的呼啸声,我却常常只能缩在我狭小的床角,做着属于我一个人的梦。梦里,是我朝思夜想的浸泡在山水与花香之中的家乡,是我沿着光阴之河渴求她回眸一眼的宁静过往。

我常常在想,能够身在这个发达便捷、物资丰富的时代,或许是我难得的幸运;然而,只能身在这个喧嚣浮华、忙碌纷纭的时代,却又是我难逃的不幸。也许,自己将来是不会想留在北京的,尽管我如此地热爱我这朴素而温馨的北师大。我依旧无法喜欢北京的空气,干燥和肮脏让我无法寻得水的甘甜味道;我依旧无法适应北京的交通,拥堵与嘈杂常常让我惊慌得如同被猎狗追击的兔子;我也依旧无法面对北京的房价,穿梭其间的人们不过是想拥有一个容身之处,却是如此地遥不可及。我想,我很愿意回到我的家乡,在拼搏和奋斗之余,还有足够的山水与宁静,来纵容我余下的慵懒与疲惫。奋斗并享受着——人生不就是这么回事么,何必把自己苦苦相逼?

若我斗志昂扬,家乡会是我最坚实的臂膀;若我疲惫不堪,家乡会是我最宁静的港湾。

作品名称:《雨湿乡梦——家乡,我最宁静的港湾

作      者:北京师范大学  杨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