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吉

这个名叫升子的生活器具为我家几代人服务过,奉献过,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4代了,经历了一百几十个春秋,

升子的见证—爱故乡计划参赛作品文集-爱故乡                               图一  升子正面图

在我心中,他早已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升子,而是一位饱经历史沧桑,看惯时代变化的古老而又熟悉的尊者。古老沧桑的升子让我再一次好好品读你曾经的故事吧!

爷爷说你是曾祖父20多岁时亲手做的,那时还是清代,国穷家也穷,曾祖父每天都靠着给当时的地主和富农打短工来维持家计,一天曾祖父上山给一位富农砍树建房子,在砍树的时候看到了一片竹林,他就把其中最大的一棵竹子砍了下来扛回家,用其底部的一节竹子按照当时一市斤16两的标准经过不断的刨啊,削啊,磨啊等程序精心加工反复计量就做成了你这个能装16两重物的升子。从此你就成为当时曾祖父家一件重要的生活器具,

升子的见证—爱故乡计划参赛作品文集-爱故乡
                    图二  升子俯视图
曾祖母几十年来每天所煮的饭都是靠你从米缸中取米出来,鸡、猪等家禽每天喂的杂粮也必经你转装,除此之外最能体现你价值的一点就是你还作为当时一种重要的计量器具,那时绝大部分人家都没有足够的底粮,借谷借米是常有的事,由于当时秤还不是很普及,人们记借出的米稻谷也并不是按斤两来算而是按几升几斗来记账的,所以每次借东西记账时你就成为了必需品,不仅如此曾祖父在给别人做短工所获得的报酬如稻谷,米等也是靠你来量取。由此可见你当时对曾祖父一家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你也算是当时家里的一件有着中心地位的器具了,我想这也算是你的辉煌吧!

后来你传到了爷爷家,在爷爷奶奶生命的前几十年里你也是每天的必用品,在所有的生活器具中同样处于中心地位,奶奶一天也要用到你十几次,量米做饭,取谷喂鸡喂鸭等。可是慢慢的到后来,你最有价值的一点就是用来做借米借谷的计量器具却不怎么用的上了,因为大家的生活条件比曾祖父那一代好了,生产的粮食也比以前多得多了,大家借稻谷借米差不多都是用箩筐来借,记账也变成了几担几担的来记。只是到播种季节哪家缺少种子相互借种子时才偶尔用得上你。虽说在爷爷奶奶那一代你每天都要用。但已不再像是在曾祖父那一代那么重要了,而是慢慢的变成了一件可替代品。

在我有记忆时,你已是不常用了,父母亲当然不会用你来量米做饭,更不会用你来记账,因为有碗,瓢比你用起来更轻巧方便,有秤比你计量更精确。我用你做多的时候就是记得小时候常和院中的小伙伴玩弹珠,把赢回来的弹珠通通放进你怀里让你保管,而如今我已长大,在外读书,再像小时候玩弹珠让你储存保管,那已是不可能的事了,而你也因为没人动用你,爱惜你,终于有一天你没被别人注意不小心从高处摔到了地上,你的容量底被摔破了,你连储存东西的价值也没有了。

升子的见证—爱故乡计划参赛作品文集-爱故乡
                   图三  底部破损的升子

奶奶念你朝朝夕夕被用了几十年用的顺手也没舍得扔掉你,把你搁在了一个角落里。

升子你从曾经的辉煌,曾经的中心地位到现在被搁在一个角落里默默的与灰尘为伴,我想你一定很悲伤吧,但对你来说你一定也很高兴,因为这也意味着农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农村的经济越来越发达,农村不断的在向前发展。对于我来说我是为你高兴的,因为你是我们家摆脱贫困走向更好生活的见证,对于你曾经的辉煌,我想会有人记住的,对于你如今满身灰尘,一副破败不堪的外貌,有的只会是尊重!

作品名称:《升子的见证》

作      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王国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