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定之行随笔—爱故乡计划参赛文集
朱贞
周六上午九时许,风卷着尘土搅动着漫天的尘霾,让在路边等待出行的我有种无处循藏的感觉。怎么选了这样一个天气出行?心中多了几许的浮躁与无奈。
沿连霍高速一路西行,无意间错过了下站口,继续前行,因为修路,不得不又错过了一个下站口.直到洛阳东,方才下了高速沿301国道转207省道向府店镇方向驶去。
近了,更近了,风儿不知间停了;喧嚣不觉间住了;打开车窗,天是绽蓝绽蓝的,山是郁郁葱葱的,空气中纤尘不染。大口大口的呼吸,满是清爽,满是润泽。寂静中,只有山间涓涓的溪流声,汽车发动机的转声和偶尔传来的鸟鸣声,仿佛一下子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下午2时许,我们一行五人终于坐在了来定老乡的农家小院里。大个的手工馒头,大碗的乡村时令菜,让饥肠碌碌的我们放心、可口,畅快淋漓地饱餐一顿。“抓紧时间,先到老乡的地里去看看吧!”在华子的建议下,老乡领着我们向村后的田地走去。(我们此次出行是为了考察、商谈、采购有机粮食)
山道旁、小溪边、树丛中、田埂上到处都是盛开的野菊花,处处弥漫着沁人心脾的奇异的纷芳。我惊诧:它完全不同于园艺中的观赏菊,更不同于我们城市周边沟壑中的野菊,那种异香无法描述,但直觉告诉我,就是喜欢,百闻不厌,没有任何浓、烈、腻、烦、过之感,清新质朴,是真正的大自然的赐物。
沿山道盘旋而上,到达半山腰老乡的地头时,我们停了下来,环顾四周,极目远眺。头顶上天异常的蓝,云异常的白,四周群山环抱,恰好与外界隔绝。山腰到山顶灌木丛生,植被完好,满眼苍翠。从半山腰向下望去,是不规则的人工梯田,时将至初冬,麦苗、油菜早已破土而出,成片的嫩绿覆盖了山坡,弥漫了双眼。山间小溪潺潺的水声若隐若现,傍晚临近,一股清凉之气袭来,伴着溪水的润泽、泥土的纷芳,更伴着树木,清草、麦苗、野花的清幽沁人心脾。这是一块离远污浊,远离工业,远离喧闹,远离世俗的自然清新之地!有山!有水!灵秀十足!世外桃园也不过如此吧?
下午看了一个老乡家的五块地,三块麦地,一块红薯地,一块油菜地。每块地大不过两亩,新种的麦苗和油菜青绿可爱,生机勃勃。地里行间隐约可见施过的羊粪和草叶沤制的农家肥。红薯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老乡随身带着耙子,挑着担子,准备顺便带一些红薯给我们品尝。对比之下,看的出老乡家的红薯藤蔓细短,叶子也瘦小些。红薯刨出之后,大小也不规则,个头小的居多,外观也不甚好看,还有不少的裂纹与黑斑。是坏了吗?削去薯皮,并不见坏斑,更无苦味,显然老乡的解释是对的:是因为有机肥施用的不均匀,再加上天旱,粪肥贴着薯皮就出现了上述现象。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们就开始准备带回采购的粮食:麦子、小米和各种豆类。由于仓促,老乡的豆子还没有来得及挑捡,无奈只有临时挑捡。打开袋子的瞬间,我愣住了:天!我还从不曾见过这样丑陋难看的豆子,太惨了,近一半的豆子被虫子啃过,疤疤瘌瘌伤痕累累,可怜的我们这是在和虫子抢口粮吗?震惊、难受、安慰、欣喜......数不清的感受涌上心头。震惊是因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丑陋的豆子,特别是黑豆和黄豆。难受是为了老乡的辛苦付出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报。安慰是因为终于看到了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更非转基因,一目了然。虫子
在和老乡聊天的过程中,我得知:这种有机种植的粮食、杂粮今年的收成只有普通
吃过午饭,几位老乡和我们正式坐在一起,围绕有机种植与养殖详谈进一步的合作事宜。玲子、华子先后描述了合作的前景、目标与可行性。老乡也争相谈了自己想法与展望。是啊!城里人是为了追求健康、幸福、自然
最后我也深深的感受到了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也来自对老乡的承诺,对美好
作品名称:《来定之行随笔》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