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出城市 奔向农村  7对家长欲为孩子搭建成长“桃花源”-爱故乡     撤出城市 奔向农村  7对家长欲为孩子搭建成长“桃花源”-爱故乡

5日上午,冬阳淡暖。记者驱车从武昌出发,前往位于黄陂北部木兰乡的这个寂静山村,一个小时后抵达目的地。

山村并不封闭。平坦的马路直通村口,村里建筑整齐漂亮,村边小河潺潺,周遭小山环绕。家长和孩子们所在的废弃小学,偏安一隅。记者到时,校园内空无一人,操场上荒草刚被修剪过,两层楼的建筑里外修葺一新。

经打听得知,当时家长们正带着孩子在村子里玩。“今天天气好,正好让孩子们到村里散步晒太阳。”记者出来寻找时,迎头碰到两名母亲,其中的万老师如是对记者介绍。

万老师家住武昌。今年8月,她跟另外6对父母经过筹划,将各家的孩子带到该村过集体生活,共同学习。7家共有10个孩子,最小的1岁多,最大的9岁。

据了解,7家家长平(微博)日是好朋友,总带孩子在一起玩儿、读书。孩子们渐渐长大,大家觉得在城市奔波相聚浪费时间,空气污染也重,对食品安全又不放心,于是萌生了搬到农村去住的想法。经过几个月考察,他们找到了这个山村,合伙租下了这所废弃的小学。又经过两个多月的装修筹备,10月,7家人从武汉中心城区搬到该村安营扎寨。除了偶尔利用周末回城度假,多数时间都住在村里。

不一会,外出的孩子和家长陆续返回。孩子们告诉记者,他们刚才到河边玩去了。孩子们的衣服上灰扑扑的,有一些孩子冻得鼻涕直吸溜;妈妈们的衣着也很朴实,有的妈妈甚至还穿着居家的棉睡衣,看上去悠然自得。

“远离城市的污染和喧嚣,保护孩子们的天性,尽可能地给他们自由,给他们一片没有污染的人文和自然环境,陪伴他们一起学习和成长,这就是我们想给孩子们提供的生活。”一位妈妈这样解读她心中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