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CCTV-1开讲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才能科学制定战略规划,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开讲啦》特别策划“预见2020”系列节目,邀请了开讲嘉宾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张孝德先生。作为乡村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开拓者,张孝德跟踪研究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二十多年,他认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解决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貌。那么对于年轻人来说,我们该如何读懂乡村?读懂乡村的意义所在?未来乡村的发展又与中国梦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本期节目让我们跟随张教授一起走近中国乡村,在读懂乡村的同时构筑自己美丽的中国梦!

走过中国绝大部分乡村为何说自己并不懂乡村?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者,张孝德几乎走过中国的所有地区的乡村,但他却不敢说自己真的认识中国乡村,究其原因,张教授坦言:今天中国的乡村高度多样化,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和统一的景象来描述今天中国的乡村。而当他越走近乡村就越发现“建设乡村必须先读懂乡村”。

谈到乡村,张教授说,在读我们乡村的时候,更多的要把我们的思维和视野拓宽去解读。中国古代五千年的乡村文明渗透在乡村的每个空间中,当我们走进一个古老乡村,我们会发现:最好的资源让给学校、私塾;最肥沃的土地让给种植耕地;而那些靠山的地方、不便于耕地的地方才是人们居住的地方。这样的空间规划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人与自然的联系,并从中读懂乡村。

乡村的魅力从何而来?如何发现乡村的价值?

说到乡村,人们大多存在着一些刻板印象和偏见,而张孝德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绿水青山就是乡村最大的魅力和价值所在,乡村也是最适于过一种绿色、低碳、幸福度最大化的生活的地方,学会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乡村,就会看到不同的东西,并从中发现乡村独特的价值。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张孝德在演讲中也分享了几个现代乡村的发展事例:“牛大叔在郊区自制的‘桃花源’”、“国外设计师将猪圈改造成的农家乐”、“面临被拆迁的偏远山村最终演变成学生们的写生基地”……这些鲜活的事例进一步展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价值,也体现了城市中正在涌动出一种新的消费。

未来乡村发展最需要的是什么?“人来了,乡村就活了”

谈及乡村未来的发展,张孝德说推动乡村振兴不是大资本要到乡村去,乡村最缺的还是人,他呼吁更多的人才能够投身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人来了,乡村就活了”。张教授认为,未来三到五年,不仅会有返乡的农民工带着自己在城市的经验和收入回乡二度创业,还会有更多的艺术人才和新青年回到乡村进行艺术创作,让乡村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而乡村未来的发展也会为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除此之外,张教授还讲述了自己对于乡村产业发展以及乡村建筑的改造的建议和想法,并且分享了自己对于乡村儿童教育的见解。那么,究竟我们该如何读懂中国乡村?如何更好地发现乡村发展与我们未来生活的关系?敬请期待本期《开讲啦》。

更多精彩

请看https://v.qq.com/x/cover/emofhk5lg3kjdt3.html

END

-------------------------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

联系人:口皓

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

邮箱:iguxiang2012@163.com

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

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

爱故乡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

爱故乡网:https://www.aiguxia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