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乡村光影—陕西爱故乡影像沙龙启动啦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爱三秦故乡”
活动背景
故乡是什么?她有什么样的声音和颜色?我们总是习惯用文字去表达我们对事物的情感,用文字去记录我们成长的点滴,这种线性的记忆呈现出来的思考往往掩盖了视觉直观的感受,或许那个最直观的感受才是心灵一直的期待。影像从三维立体角度带给人们首先是最直观的感受,直达心灵,带给人们深深的思考。
2016年12月7日,陕西爱故乡公益项目正式启动,其尝试以村域为基点,在县域内整合资源,并链接省市平台互动,以此推动陕西爱故乡公益事业的发展。截止目前,全省各地共有50名爱故乡人物成为候选人,10人荣获陕西爱故乡年度人物。
为了从视觉上更加直观的表现乡村文化生活的图景,我们拟启动“爱故乡影像沙龙”
活动主办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学校下设的跨学科跨学校开放性学术研究机构,中心研究团队以专家学者为主体,并有一批专业的调查人员,曾经先后开展过陕西百村土地利用调查、百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百名工友访谈等课题,在应用法学与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实践操作和学术研究经验。
陕西益路人公益服务中心的前身为西安进步中心和陕西支农人网络等关联性公益机构,该机构下辖十余个子机构,服务范围涉及志愿者培训、乡村建设、思想启蒙、留守儿童、生态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援助、公益创业、社区建设等诸多领域。
北京市康达(西安)律师事务所是康达总部在西北设立的首家分支机构,系陕西省司法厅直属所,也是同行中较早地在三农领域开展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该所内部设立“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其在农村土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城中村改造、城乡统筹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积淀。
影像主题
以反映乡村历史、人物、文化、经济等内容为题材,包括但不限于纪录片。
拟放映影片
1、养蜂人家
该片记录了山西永济一位养蜂老人和从城里打工返乡的儿子茂福,一起打理家里的蜂场,从夏秋到冬春,父子之间既冲突又相望的日子。
2、西万公司
西万公司就是民工们渴望成为一名公司的员工的梦,但这又是一个在希望不可能实现时的民工们相互间调侃的梦,于是那些租房的东家,劳务市场里的管理者,街道的城管,公园里管理者都成了他们“公司”里的领导,只是这些“公司里的领导们”只负责哼呵他们,没有一个是给他们发钱发福利的。
3、乡村里的中国
《乡村里的中国》通过跟踪记录沂蒙山区几个人物和家庭一年的生活轨迹,展现出中国农村面临的问题和发生的变革,以及农民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
4、未完成的生活史
他们大多是镇上的中学老师,或者曾经在这里当过老师,后来调到了县城工作。我觉得他们是介于土地和城市之间的过渡性人群:出身农民家庭,有机会受过高等教育,又回到家乡的镇上当老师,有一份在当地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他们的根在农村,但未来在城市。
5、奇迹的苹果
奇迹苹果是日本的一部电影,导演:中村义洋,描绘了阿部隆史扮演的主人公木村秋则,以妻子健康状况不佳为契机,坚持对苹果进行无农药栽培,辛勤劳作的11年间的故事。
6、百鸟朝凤
一代唢呐艺人焦三爷(陶泽如 饰)是个外冷内热的老人,看起来严肃古板,其实心怀热血。影片表现了在社会变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
7、天坑人家
在兴义市清水河镇一个名叫雨补鲁天坑的底部竟然神奇般地存在着一个村寨,村寨里的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了,因此被称为天坑人家。
8、恢复生机的农庄
海南被成为"中国的夏威夷",新型农业正在海南开展。该片由NHK电视台记录了海南一个乡村由穷到富的故事,村里第一个大学生陈统奎带领村民种植荔枝致富,并建立了网上销售渠道,村民收入翻翻。
9、归途列车
对于他们而言,唯一的希望与安慰就是能够用辛苦赚来的微薄收入抚育他们留在家乡的一双子女,使孩子们能读书有朝一日离开农村去城市生活。然而,由于他们常年在外打工,无暇顾家,日渐成年的女儿张琴以激烈的叛逆行为宣告了对父母的抗议,无情地宣判了父母梦想的破灭。
10、算命
影片以长卷的篇幅,中国传统小说章回体的形式,《算命》的场景随人物转徙,在不同的地域空间提供的社会背景中,让人看到小人物微不足道,颠沛流离的人生以及其中的人情世故。在这个过程中,它试图洞彻人性。
说明:我们将根据观众的需求,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及时对所播放影片进行调整。
活动形式
1、频次:一般情况下每月一次(不含寒暑假),影片主题及放映地点会在在公众号提前一周预告。
2、方式:每次观影之后会安排嘉宾专门解读,并会与观影者进行交流。此外,我们会根据情况不定期准备与影片主题相关的观影礼物。
3、规模:因每次场地大小会有不同,故而观影规模会有变化。
4、费用:“陕西爱故乡影像沙龙”工作人员费用由施永青基金会支持,其他费用由主办方自筹,活动为公益性质,不收取任何观影费用。
拟邀嘉宾
王昱娟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讲师,秦北书社创始人,全国爱故乡文学与文化小组组员,陕西爱故乡公益活动推选委员。
马永红
西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陕西爱故乡公益活动推选委员。曾于2005年志愿休学回乡支农,并任大学生村官两年。
张麦昌
陕西警官学院副教授,北京康达(西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曾多次给公益组织多次授课交流,是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实操性专家。
常竹青
西安无止桥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社区发展和志愿者工作,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较深的研究。
如何报名
关注“爱三秦故乡”微信公众平台,有影像沙龙相关活动时,我们会对外公布。
联系我们
通讯地址: 西安市莲湖区庙后街169号区民政局后楼408室
联系人:杨飞18729042997
活动邮箱:
isanqinguxiang2017@163.com
陕西爱故乡网站:www.yiluren.org
公众微信号:aisanqin2016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
联系人:口皓
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
邮箱:iguxiang2012@163.com
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
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
爱故乡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
爱故乡网:https://www.aiguxia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