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培养组织能力,解读乡村振兴(一)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梁漱溟乡建中心”
编者按:头雁乡村人才培养计划(头雁计划)即为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一懂两爱”的乡村本土人才(兼具情怀和智慧的乡村带头人),2013年由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提出并执行。本文为2018年头雁计划第一次集中培训内容。
风清季渡催春柳,一行大雁追日头
春风徐徐,杨柳依依,暖春之际(4月11—15日),2018年头雁计划再次起航,经过一个多月的招募、筛选和准备,开启了头雁计划的第一次培训。本期头雁计划有30位来自天南海北的领头雁(乡村带头人):他们是乡村的基层干部,是合作社的理事长,有些还是有志于乡村建设和生态农业的返乡青年……这些领头雁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以及丰富的乡村发展经验,同时也有很多的思考和困惑。带着这些思考和困惑,我们一起走进头雁计划的培训课堂,从头雁的能力建设、乡村政策解读、乡村合作社以及自然农业等多方面来共同探讨和交流。
头雁三期合影
头雁能力建设:突破思维定式、头雁角色定位、问题转化行动
来自施永青基金(香港)北京代表处的刘少芬老师,从一个折纸游戏开始提示大家需要相互包容:同样一张纸在相同的指令下在不同人的手中会折叠出不同的样式。这说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对待同样的事情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一起学习的时候应该互相包容。
头雁们都是在乡村摸爬滚打过的老手,有着非常丰富的乡村工作、农业生产等多方面的经验;但是有时候这些经验却会形成思维定式,成为大家解决问题的阻碍。随着时间和大的政策变化,乡村的发展跟需要不断的突破和尝试,经验是值得借鉴,但是也是需要不断转变思维和创新。刘少芬老师通过让大家看同一张图片的环节来让大家体验思维定式,体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就能够得出不同的结果。
刘少芬老师分享头雁特质
接下来共同探讨头雁计划的头雁的定位与角色:头雁有哪些特点,要做哪些事?头雁顾名思义就是带头人的意思,通过头雁四个小组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要成为头雁,不仅需要在身体、心态上健康,还需要有领导力:能把握大的方向,制定目标并带着团队共同往前走;还需要能协调各方面资源达到目标。而对我们乡村头雁,还需要有“农和乡”的属性,能够真正的“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要懂自然生态农业、爱生态环保乡村、爱组织起来的农民。作为一名好的乡村头雁,则要带领大家一起学、一起干、一起争、一起变。
头雁能力建设图集
12日下午,刘少芬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练习问题分析的工具与方法。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认清自己,对于头雁来说,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就能更加清楚知道从哪些方面来提升自己。运用自己的优势来抓住机遇并对抗外界挑战,同时也利用外界机遇来克服自己劣势;对于没有优势和机遇的事情,我们可以静心等待,等待机遇和自身成长。我们发展乡村合作社,就要清楚合作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优势与劣势。只有不断地去理解和分析,头雁们才能更清晰知道实践中该如何去做,头雁们的分析能力才能不断提升。
发展农业与合作社总是问题迭出,我们需要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树来分析问题,找到关键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不解决问题导致的结果,之后将制约发展的问题转换成发展的目标,并将问题的根本原因(可执行的活动)转化成行动计划。通过小组的讨论和不断的练习,希望大家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迅速的转化为目标并制定行动计划。
以养殖收入低为例
政策趋势篇|乡村振兴解读、农业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周立老师对此展开了深入解读:乡村要面向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培育新业态;乡村新需求主要体现在“四洗三慢两养”:乡村社会可以帮助城市市民“洗胃、洗肺、洗眼、洗心”;乡村社会可以帮助城市人享受慢食、慢村、慢生活;乡村提供养老、养生空间。这些新需求呼唤乡村振兴要一二三产融合和城乡融合。只有一二三产融合,才能创造新供给,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同样只有通过促进城乡资源的良性互动融合,这些需求就能转化为有效供给。
周立老师分享农业4.0
对应的农业也要从1.0时代跨进4.0时代,农民要集老社员/技术员/服务员/销售员四种身份于一身,能从供给侧角度作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和优质供给。之后并介绍了以棉花为案例介绍了农业4.0时代的特点:农业多元化、农村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叠加,产生教育、休闲、体验等新价值。
北京顺义区联合会的焦庆海老师则从农村的土地改革谈起,梳理了新中国到现在农业合作社的政策演变,并对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的解读。特别提到这次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包括乡村经济、文化、治理、生态等内在的乡村发展水平整体性提升。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之后还从新农人的角度给大家在乡村工作中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要走生态农业之路、尊重老农民,做好社区工作、同时还要与各级政府处理好关系,做到有信心并勤汇报。
为了能够进一步解读乡村振兴战略,大家还观看一期《中国经济大讲堂》,由原中央农村工作小组组长陈锡文专门解读乡村振兴战略。再次强调乡村振兴是关系中国全面发展,最终建成现代化强国中的一件大事。乡村衰落、小农户消灭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是必然的规律。所谓的现代农业不是简单的把大批小农户消灭掉、把土地集中给少数人种。发展现代农业一定要走一条中国自己的道路。
乡村振兴不仅是在讲乡村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让农村在耕地之外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有城乡融合:城和乡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衰败的乡村绝烘托不出繁荣的城市”,从这个意义上讲,根本的出路在于打破城乡经济社会的二元体制,这才叫实现城乡的融合发展。
头雁分享|精彩瞬间
在培训期间,除了课程分享内容之外,还有头雁学员的精彩分享:有头雁学员对课程的总结与反思(温故而知新);头雁们也带来了自己生产、研发的特色产品并分享其美味:花生酥的制作工艺,湖北十堰黄酒的品尝介绍;还有头雁学员传奇心路历程分享:奔赴5.12地震现场救灾的退伍军人张洪春、年少辍学自主创业的邓保才……
【特别感谢】
施永青基金(香港)北京代表处对头雁培训的支持和赞助
每一位老师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每一位“头雁” 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
联系人:口皓
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
邮箱:iguxiang2012@163.com
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
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
爱故乡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
爱故乡网:https://www.aiguxia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