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梁漱溟乡建中心”

编者按头雁乡村人才培养计划(头雁计划)即为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一懂两爱”的乡村本土人才(兼具情怀和智慧的乡村带头人),2013年由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提出并执行。本文为2018年头雁计划第一次集中培训内容。

风清季渡催春柳,一行大雁追日头

春风徐徐,杨柳依依,暖春之际(4月11—15日),2018年头雁计划再次起航,经过一个多月的招募、筛选和准备,开启了头雁计划的第一次培训。本期头雁计划有30位来自天南海北的领头雁(乡村带头人):他们是乡村的基层干部,是合作社的理事长,有些还是有志于乡村建设和生态农业的返乡青年……这些领头雁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以及丰富的乡村发展经验,同时也有很多的思考和困惑。带着这些思考和困惑,我们一起走进头雁计划的培训课堂,从头雁的能力建设、乡村政策解读、乡村合作社以及自然农业等多方面来共同探讨和交流。

头雁|培育农民组织,发展生态农业(二)-爱故乡

三期头雁合影

合作社正本清源、社区服务活化乡村、尊重农民主体性

4月14日上午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汪维行老师与大家共同梳理了合作社的政策变化趋势及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并通过小组讨论并分享,重点来理解合作社。合作社是通过互助来达到自助即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要把一家一户不愿意做的、不能做的、不划算做的事情,通过组织合作变成大家愿意做的、做的成、成本低的事情。合作社要推行自我教育,建设生态社区,促进综合发展。而合作的最大意义在于:依靠合作的力量,尽量减少对外界的依附增强自主性,抵御外界各种危机和风险。

合作社分享图集

头雁|培育农民组织,发展生态农业(二)-爱故乡
头雁|培育农民组织,发展生态农业(二)-爱故乡
头雁|培育农民组织,发展生态农业(二)-爱故乡

之后通过情景演练来共同学习合作社的七原则。合作社原则既是合作社的边界,进一步延伸也是合作社发展的经验。

第一条:自愿与社员资格开放原则:在开放社员的同时要规定一些入社条件,入社的条件不仅是作为一种社员的规定和义务,同时还是一种社区生活向上的引导。

第二条:社员民主的控制原则:群众路线是最好的民主方式,从群众中来要到群众中去。

第三条:社员的经济参与:社员要公平的入股,分红。不仅强调经济参与还有平等。

第四条:独立、自主、自治的原则:谨记合作社独立自主同时还需要和各种组织不断的进行博弈,讨价还价的过程中确定合作社的主体位置。

演练合作社民主控制

头雁|培育农民组织,发展生态农业(二)-爱故乡
头雁|培育农民组织,发展生态农业(二)-爱故乡

演练合作社自愿原则

第五条:教育、培训和信息服务原则:合作社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合作社发展的灵魂就是不断的学习,关键在于教育和培训。

第六条:“合作社间的合作”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必须加强合作社之间的合作。

第七条:关心社区:中国的合作社无论是在地理区域上还是社员关系上都是以村落为基础的,发展过程中就要以不破坏村落社区生态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底线,同时还要不断反哺社区,引导社区可持续发展。

演练合作社之间的合作

头雁|培育农民组织,发展生态农业(二)-爱故乡
头雁|培育农民组织,发展生态农业(二)-爱故乡

演练合作社的教育培训原则

下午主要是乡村建设的案例分享:第一位来自正定县美丽乡村社区服务中心的王小英,她从社区服务与教育的角度分享了她数十年的农村工作经验,通过举办“新型农民学习培训班”来组织村民学习培训,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和能力,激发农民投身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建设;之后成立“农家女书社”,提升妇女的生计能力;筹办“暑期学习班”和“农村青年人才培养学习班”,组织青少年参与学习培训,接纳高校大学生支教社团入村支教。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增强村民之间的团结合作、友爱互助和主人翁精神。

头雁|培育农民组织,发展生态农业(二)-爱故乡

王小英分享

在做社区活动的同时也探索小型经济项目,根据各村有利的资源协助学员筹办小型经济项目,开展养老资金互助会、暑期学习班等之类,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平衡发展,实现村庄的整体繁荣与和谐。

新型农民培训

头雁|培育农民组织,发展生态农业(二)-爱故乡
头雁|培育农民组织,发展生态农业(二)-爱故乡

社区文艺队

第二位是来自安徽南塘合作社带头人杨云标

头雁|培育农民组织,发展生态农业(二)-爱故乡

他从团结维权、民主治村、经济建村、文化兴村四个方面讲述了他成立发展合作社二十年的历史,而这是农民自己乡建史。团结维权也让南塘的农民有了主体性的觉醒,以此为契机开始发展乡村合作社,探索用民主的方法管理合作社,解决合作社开会的问题。之后发展合作社经济:成立小酒坊,发展资金互助,支持贫困社员发展经济。通过组织文化活动来振兴乡村,让村民们活的有微笑:组织老年文艺队、妇女文艺队,开办舞林大会、大地民谣音乐节、乡贤大会,给老人过寿,弘扬敬老文化等。

安徽南塘合作社图集

头雁|培育农民组织,发展生态农业(二)-爱故乡
头雁|培育农民组织,发展生态农业(二)-爱故乡
头雁|培育农民组织,发展生态农业(二)-爱故乡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开展社区活动来锻炼村民的组织能力;通过举办各种乡贤大会、爱故乡会议来对接在外乡贤;通过开放空间、引进艺术家驻村、大地民谣等来活化村庄;通过建舞台、合作丰碑和庙宇等来铭记和延续乡村历史。通过南塘合作社的乡建证明: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力量,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得到尊重、才有社会地位。合作社也希望能够融合村民和市民的力量把南塘建设成一个文化有根、产业有链、治理有主的乡村。

自然农业、慢食与美味方舟

头雁计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生态可持续农业。特别邀请延边技术学院的郑哲老师来与大家分享自然农业的道与术。

头雁|培育农民组织,发展生态农业(二)-爱故乡

郑哲老师分享

他首先从道的层面向大家介绍了自然农业:首先要尊重自然中所有植物、动物,要顺应自然规律,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农业与大自然紧密相连,大自然自有自己的运行法则。现在的常规农业长久秉持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粮食产量的思路,用工业改造农业,人在农业中过多违反自然规律的干涉,“费力不讨好”,破坏了土地及周围的自然环境。自然界由动物界、植物界、微生物界三方面构成,长期的农业探索使人们忽视了微生物界对农业的深刻影响。丰富多样的土壤微生物才会在相互承认、相互制约的秩序中生存。

头雁|培育农民组织,发展生态农业(二)-爱故乡

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不应该是无视自然规律的掠夺与胁迫关系,而应该是以相辅相成为基础的共存共荣关系。不愿意除草就要想方设法控制杂草生长。利用草和草之间的竞争,就能控制不利于农作物的杂草发芽和生长。

对于养殖业来说,生长的主体是鸡和猪,所以它们的生长应该交给它们自己,人类不应该抢夺它们的生长权力。采用无视家畜生长规律的机械化饲养方式培育出来的猪,怕寒冷,易得病,其结果只能导致现代畜牧业生产过度地依赖药物,痛苦只能由农民自己来饱尝。

下午第一部分则是来自湖南头雁学员唐冠分享了他四年来从事自然生态农业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头雁|培育农民组织,发展生态农业(二)-爱故乡

现在生态农业有很多叫法和类别,我们要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真正的生态农业其实就是回归到传统。去问问我们的爷爷辈在没有化学农药的时候是怎么种植的。同时也分享了他自己的探索生态农业的三个经验:找一片健康的土地;找到当地传承下来的老种子,因为他的适应性最强,不会有大面积的虫害和病害;要“慢”,不能图快,心态要慢。

第二部分则是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的白亚丽与大家分享"慢食与美味方舟"

头雁|培育农民组织,发展生态农业(二)-爱故乡

慢食是由意大利人卡洛·佩特里奇发起的,强调美食的重要性,支持生物多样性,近些年进入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味方舟活动借鉴了圣经里诺亚方舟的故事,由于工业化的侵袭,传统的种子、传统的美食工艺正在逐渐消失,美味方舟收集各地的老种子、传统的美食工艺,希望能将他们保留而不是任由他们消失。也希望头雁学员能够回到乡村之后可以挖掘和发现隐藏在乡村中“美味方舟”。

头雁生活|晨练、劳动、美食

四天的培训不仅是一起学习,头雁们还一起生活。在清晨一缕阳光下晨练,舒展四肢,对着土地、山川喊出胸中浊气;头雁学员分组分工协调,撸起袖子,带上手套、拿起铁锹,大家一起清理垃圾和厕所、杂草堆肥、清扫培训室……;还有让人兴奋的美食,有来自河北正定合作社的土鸡、分享收获农场的蔬菜和鸡蛋、还有用河南漯河返乡青年白飞的生态面粉做的手工馒头……

头雁|培育农民组织,发展生态农业(二)-爱故乡

集体劳动

头雁|培育农民组织,发展生态农业(二)-爱故乡

晨练:强身健体

头雁|培育农民组织,发展生态农业(二)-爱故乡

生态手工馒头

头雁|培育农民组织,发展生态农业(二)-爱故乡

粪便堆肥

“雁去雁归(雁)不散”四天的时间是短暂的,大家在此相识,共同探讨交流、学习乡村发展经验。带着经验与方法回去实践摸索。乡村建设没有一蹴而就,有的只是孜孜不倦。愿头雁们能相互陪伴和扶持,共同体验乡建路上的酸甜苦辣。下期培训,大家不见不散

【特别感谢】

施永青基金(香港)北京代表处对头雁培训的支持和赞助

每一位老师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每一位“头雁” 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

联系人:口皓

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

邮箱:iguxiang2012@163.com

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

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

爱故乡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

爱故乡网:https://www.aiguxia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