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一行4人访问云南爱故乡人物并调研乡村建设案例
转自 | 重庆爱故乡
2018年5月4日至5月10日,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咨询服务中心主任、重庆爱故乡总干事肖青,重庆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潘家恩,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教师郭凌燕博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张艺英一行4人,应邀前往云南大理、西双版纳及昆明等地,调研云南乡村建设人物和机构,收集云南乡村建设案例,促进西南地区交流合作,商讨西南乡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和西南乡村建设交流会事宜。
5月4日至5日,到达大理喜洲镇拜访2017年度爱故乡“十大人物”之一——张翰敏。在此期间,在张翰敏及其爱人张斌的带领下,参观并考察了其在该镇周城村创办的蓝续绿色文化发展中心,并对周城村的扎染业、乡村发展概况、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了走访调查。随后,就其返乡缘由、蓝续发展历程、对社会企业的认识、社区发展规划、传统文化保护等问题与张翰敏夫妇进行了深度访谈。最后,双方达成未来有关方面的合作事宜,均表示要加强合作和交流,共同推进云南地区的爱故乡和乡村建设工作。
5月6日至8日,来到西双版纳景洪市大渡岗乡大荒坝行政村下属的曼糯村,走访另外一位2017年度爱故乡“十大人物”之一的陈永松老师。陈老师深度介绍了其在丽江创办的丽江绿色教育家园,及参考丽江经验在该村创办绿色教育博物馆的详细规划。随后,陈老师带领我院教师实地考察该村的参与建设情形并调研周边村庄国有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不同案例。除此之外,我们分别与该村村支书、村民、小学校长、西双版纳民族研究所的学者等进行了座谈,更进一步了解绿色教育博物馆在当地发展的外部环境。最后,双方达成进一步合作及研究的初步意向。
5月9日至10日,到达昆明,并与云南“爱故乡”负责人王叟民进行交流和座谈,双方就进一步拓展云南乡村建设资源、筹备2018年度爱故乡大会等事项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
随后,在王叟民的带领下,双方首先一起考察了安宁市光崀村的文化创意项目,并与坐落该地的乡村创客项目的古秾工舍的负责人邹长斌等举行了座谈;其次,拜访了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并与工作人员陈正艳等交流返乡青年人才培养与孵化、社区服务、机构发展等问题;
10日下午与云南永续网站的相关负责人就云南爱故乡工作站的建议和云南爱故乡工作的开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沟通。最后,大家一致同意成立云南爱故乡工作站(筹)来推动云南的爱故乡工作,并在6月中旬举行第一次云南爱故乡沙龙。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
联系人:口皓
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
邮箱:iguxiang2012@163.com
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
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
爱故乡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
爱故乡网:https://www.aiguxia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