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滋农游学

吴美熙是土生土长的培田人,现任培田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协会副会长,2016年被评为全国爱故乡终身荣誉奖。1987年至今,他已为培田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事业默默奉献了30载。在他和许多人的努力下,这个藏在深山、尘封多年的小山村拂去了蒙尘,熠熠生辉地出现在世人面前。

【众筹一本书】一位老者三十多年的坚持,一个村落八百多年的历史,都在《话说培田》的书中-爱故乡
【众筹一本书】一位老者三十多年的坚持,一个村落八百多年的历史,都在《话说培田》的书中-爱故乡
【众筹一本书】一位老者三十多年的坚持,一个村落八百多年的历史,都在《话说培田》的书中-爱故乡

吴美熙保护和开发培田古村落的行为起源于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过去,培田小学沿用南山书院的校舍作办公场所。有近千年历史的南山书院年久失修,风雨飘摇,村里和学校却拿不出钱来修缮。时任培田小学校长的吴美熙整日提心吊胆。1987年的一天,吴美熙与在福州工作的乡贤吴靛初谈起村里小学办学情况,谈到苦于没经费维修南山书院时,吴靛初出了一个主意,南山书院可申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成功后每年有3万元的维护费。此后吴美熙一发不可收拾,申报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从南山书院扩展到古村落。

2000年3月,连城县主要领导到培田实地考察调研后,决定由宣和乡组建保护开发领导小组,吴美熙被推荐任副组长兼秘书长,天天陪同入户作宣传动员,分组入户组织环境整治。吴美熙主动承担了村庄区域、房舍的现状简测制图,前后三个月,手执一根两米长的竹片,丈量全村房舍、空间,绘了一张草图,几本登记表,初步理出全村房舍名称、业主、面积,功能,并从其中选出20处建筑供领导小组研究参考。2014年,国家文物局等四部委联合行文,培田古村落入选“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古村落整体保护利用50个首批试点示范村”名录,是福建省入选的三个村镇之一。喜讯传来,吴美熙高兴地闪出泪:“坚守,终于有了收获!”

吴美熙对培田的历史传承了然于胸,被媒体称为“土教授”、“古民居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因此,每每有重要领导、专家、学者、媒体来培田参观和考察,县、乡、村都安排吴美熙讲解。10多年来,曾为300多家新闻媒体、3000多位专家领导,60多个国家、地区贵宾作义务宣传讲解;曾为连城11家旅行社义务培训导游1000余人次。

在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吴美熙付出了很多。吴美熙查阅县志、乡志,收集散落村民手中的族谱,走访上百位老人,汇集培田历史、人文及建筑资料,搜集民间传说、故事,向管理中心提供28篇资料。提出对保护开发的构想,几万字培田村历史风貌介绍,与乡干部一起编写培田村旅游线路和景区简介,为推广宣传折页提供了大量基本素材。白天,全力普查培田文物遗存、旌表、牌匾散落点并一一登记,抄写全村联文和红军标语,为此走遍全村房舍角落,钻遍村内外所有能进入的涵洞、下水道。

为记录培田,从胶卷相机到卡片机到单反相机,吴美熙先后自掏腰包买了8部相机,拍了1万多张照片,跨越20多年。吴美熙说要把手头的资料整理成音像或文图资料,目前整理好的已有7册。于是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吴美熙老师整理其中的精华版,命名为《话说培田》,该书的整理出版源于两个原因:一是兑现向亲友承担责任的诺言,二是逐步形成而又坚守如一的信念:“保护好一个历史的、民族的、原真的、完整的、生态的培田古村落。”一座建筑,一个村落,不管是八百年还是三千年,它的留存,留下的是万千乡愁,其中有美好的记忆,有历史恩怨情仇,我们要的是记住乡愁,切割情仇,留下美好的真、善、美的记忆,为子孙造福。

吴美熙老师讲:“我不是作家,也非学者,在张孝德等众多专家的鼓励支持下,把十几年勉为其难做义务讲解员的口语,整理成“话说培田”文字稿,一是把培田传统村落昔日的辉煌作些肤浅的记载,二是把培田先贤的精、气、神向世人推介,诚望有益于“人之初,性本善”的回归;三是抛砖引玉,诚望得到专家、领导和乡贤的指正,以免因本人口误遗误世人。”

为了实现吴美熙老师的心愿,我们开始了这个众筹,希望美熙老师的著作能够更好的帮助世人去理解培田,理解中国的村落,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承诺与回报:

98元,你将获得全国统一定价98元《话说培田》1本。

【众筹一本书】一位老者三十多年的坚持,一个村落八百多年的历史,都在《话说培田》的书中-爱故乡微信扫一扫

 

发货时间:九月一号

相关视频:https://v.qq.com/x/page/w05304my51q.html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

联系人:口皓

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

邮箱:iguxiang2012@163.com

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

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

爱故乡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

爱故乡网:

https://www.aiguxia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