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爱故乡文化营|亲临汉水人家,感触沧浪精魂
八月
第二期文化营
我们邀您
沐浴漾漾汉水文化
探访民间爱乡之人
汉江行,你我行
时间
2018年8月1-10日
地点
01汉中市古汉台
汉水之源,文化古城
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是汉水源头之地、上游之城,自古被赐予“天汉”美称;汉中,又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承载着中国沧桑变化的文明古城。经历了秦朝统一,汉王刘邦从这里发迹;东汉末年三国群雄逐鹿,汉中成为了主要战场之一;三国鼎立,汉中成为蜀汉政权抵御曹魏政权的第一道屏障;诸葛亮六出祁连山征战曹魏,将汉中作为大本营,为蜀汉谱写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鞠躬尽瘁的悲歌壮举。
古汉台,当年汉王刘邦的宫廷遗址,1958年,汉中市以古汉台为馆址,建立了汉中博物馆,博物馆的汉魏石门十三品陈列室展示了国内外被喻为“国之瑰宝”的汉魏摩崖刻石,褒斜古栈道陈列室展示了古代穿越秦巴两山之间古道的走向、褒斜古栈道南端石门隧洞的开凿和因地制宜修建栈道的各种形制、栈道沿途官方设施的“邮亭驿置”。
余秋雨对汉中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我是汉族,我讲汉语,我说汉字,这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而汉朝一个非常重要的重镇,就是汉中。来到汉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儿的山水全都成了历史,而且这些历史已经成为我们全民族的故事。”
02南郑县协税镇
民间艺术瑰宝:协税社火、汉调桄桄
协税镇位于陕西汉中南郑县城区以西2公里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桄桄和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协税社火。汉调桄桄,又称桄桄戏,是明代末年关中东路秦腔传入汉中地区与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梆子声腔剧种之一;协税社火,以雄、奇、险、趣、美、斗特点惊美于世,不仅具有浓郁的南郑地域民间文化特色,而且最具代表汉中传统文化艺术风貌,具有鲜明的原生态、感人的艺术性。
2016爱故乡特殊贡献人物张俊杰、薛连英夫妇,创建陕西南郑县协税镇“汉中科教扶贫服务社”。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张俊杰夫妇开展科教扶贫,退休返回家乡后,又进入了对本地乡土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承工作中,与协税镇社火协会、协税中学等本土民间力量结合,推进协税社火、桄桄戏、汉山樵歌等协税民间艺术的推广、传承、进课堂。
03中国汉江航运博物馆
旬阳太极城,汉江航运史
陕西安康市旬阳县,地处秦巴山区东段,汉江、旬河交汇处,又称“太极城”。如今,这座古城的老城区,仍旧保留昔日的风貌,狭窄的青石小路、沧桑的老房子,无不在诉说着汉水之上的历史与生活。
2015爱故乡年度人物、秦巴汉子刘贵棠,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几十年如一日,用一支笔、一架照像机记录了秦巴大地、汉水流域的人文历史及乡村变迁,收集整理汉水流域水运文物及影像资料达3000多件,并于2015年促成了汉水沿线第一家航运博物馆(中国汉江航运博物馆)的开办,再现了汉水流域先民的智慧与文明发展史上的闪光点。
04蜀河古镇
汉江小都会
蜀河古镇位于旬阳县太极山城以东53公里处,北倚巍巍秦岭,南傍依依巴山。蜀河为古蜀国所在地,汉时置县,中兴于明代,繁华于清朝中末,续写的是汉江黄金水道上的传奇,集镇位于蜀河、汉江两水交汇处,原为两省三县交通枢纽(北上关陇,南下湘鄂,西达川渝,东进中原)及汉江上游黄金水道上的商贸重镇,历来帆樯林立,商贾云集,商贸发达,有“小汉口”、“汉江小都会”的美誉。
05中国水都丹江口
南水北调,亚洲天地
丹江口,地处悠悠汉江的中上游,是武当道教文化的发源地,是一座“因水库而兴”的城市,也是南水北调中线的调水源头、中心库区。横跨鄂、豫两省的丹江口水库,主体部分位于丹江口市境内,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作为南水北调的核心水源区,从2014年开始,丹江口市已经连续多年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4省市沿线地区的20多座城市供水,被誉为“亚洲天池”。
丹江口爱乡人士、移民记者陈华,从2005年开始,把手中的笔和照相机镜头对准了丹江口大坝加高建设和丹江口移民工作,他完整地记录拍摄了丹江口大坝加高从开工到蓄水验收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先后采访记录了丹江口水库大规模移民搬迁、丹江口水库库底清理、中线工程通水等全过程,前后拍摄历史照片十多万张。
06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绿色汉江
守护汉江,拾遗古城
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雄据汉水中游,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之称。 同时,襄阳自古即为交通要塞,码头文化历史悠久,西汉时期,襄阳码头已成为汉水中游的重要港口。
2015爱故乡特殊贡献人物湖北襄阳市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十余年来,始终坚持专业分工、AA制自费参与,利用本职工作之余的时间,不停地行进在荆山汉水间,走访在民宅陋巷中。面对古老的街巷,拾穗者最早背起设备,成为记录原住民生活、留住古老建筑光影的先行者,为襄阳古城留下了大量最原始最真实的记录。
2016爱故乡特殊贡献人物运建立,一位74岁的环保奶奶,坚持汉江环保事业十九年。她发起成立绿色汉江,以一个民间环保组织的力量,在政府、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成功搭建了保护汉江的平台,赢得了各方的尊重。有许多媒体记者在采访运建立时,常常问她,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她回答说:“我活了一辈子,做了两辈子的事,到我临离开人世的那一天,我能觉得,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汉江,我竭尽了全力,我上对得住天,下对得住地,中间对得住母亲河,为了给子子孙孙留下绿水青山,我拼搏了,我竭尽了全力,死而无憾!”
07漳纸工坊
古法造纸作坊的重生
漳纸工坊,位于襄阳市南漳县薛坪镇龙王冲村陈家老屋,这里保存着两栋规模宏伟的百年老宅和华中地区最后一个有300多年发展历史且尚在生产的古法造纸作坊,这里的造纸术被专家誉为“活化石”。
由于受现代机械化造纸的冲击,古法火纸不再具有价格竞争力,这一珍贵的传统工艺岌岌可危。拾穗者团队从2004年开始在这里记录古法造纸和纸民生活的变迁,拍摄纪录片《漳源纸事》,记录工艺并撰写文章发表于多家报刊。10多年来,拾穗者团队帮助纸民建立漳纸工坊手工纸陈列室,启动了“漳纸工坊”项目,通过帮助纸民外出参加培训、寻求社会赞助、组织漳纸工坊手工纸研习营等多种途径为造纸工艺的改良和纸民的生存出谋划策,通过努力,改善了纸民生活,给古法造纸工艺的保护传承带来了希望和生机。
08大柴湖教育基地
舍家为国,重建家园
湖北省钟祥市柴湖镇,是中国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1966年到1968年,因为南水北调丹江口工程的建设, 4.9万淅川移民成建制搬迁到这里,如今繁衍到8万多人。以柴湖移民为代表的丹江口水库移民用奉献和牺牲换来了汉江平原的安宁,奠定了南水北调工程千秋大业的牢固基石。
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湖北省直机关党员干部大柴湖教育基地负责人全淅林,原籍河南淅川人,上世纪60年代迁居湖北钟祥大柴湖,他长期从事戏剧创作和南水北调移民研究,被称为“柴湖移民的代言人”“柴湖的活字典”。
09汉口市汉正街
汉水入江处,东方芝加哥
汉正街是汉口商业的发祥地,亦是汉口城市之根,距今有500年的历史,汉水由此附近注入长江。汉正街自明代嘉靖至清代咸丰的300余年间,一直为汉口镇的主脉街市,是汉口早期的商业中心;清乾隆年间,汉正街已成为“汉口之正街”,又称“官街”,沿街店铺林立,八方商贾云集,汉口镇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名列全国四大名镇之一;1861年,汉口成为条约口岸城市,对西方人开放,开始了由传统商业市镇向近代都会的转型,成为“驾乎津门,直逼沪上”的“东方芝加哥”。
由武汉爱乡人士组成的人文武汉学会,其成员是群“发烧友”,他们均是热爱城市历史的志愿者,17年来,他们无数次往返于老街区、老建筑、拆迁工地等,视“扫街”为学问,自发记录、抢救、研究、宣传武汉城市历史文化,试图留住这座城市的根脉。“人文武汉”团队在汉网发表数以千万计的关于武汉老建筑、老地名、老街道以及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的帖子,引发广泛关注。
行程简介
8月1日—10日
1日晚上
地点:汉中市
内容:爱故乡汉水文化营开营仪式
2日上午
地点:汉中市古汉台
内容:
1)参观汉中市博物馆
2)聆听汉中故事
午餐后前往南郑协税镇
2日下午
地点:南镇县协税镇
内容:
1)参观协税镇社火陈列馆、社火广场
2)聆听协税社火、汉调桄桄、汉山樵歌的故事
3)观看地方戏汉山樵歌
3日上午
地点:南镇县协税镇
内容:汉中爱故乡文化沙龙
午餐后前往安康旬阳
3日下午及晚上
地点:旬阳
内容:
1)营员团队建设
2)观看中国汉江航运博物馆纪录片
3)聆听秦巴汉子刘贵棠的故事
4日
地点:旬阳
内容:
1)参观旬阳太极城
2)参观中国汉江航运博物馆
3)旬阳爱故乡文化沙龙
17:00前往蜀河古镇
5日
地点:蜀河古镇
内容:参观古镇+座谈
下午前往丹江口
6日
地点:丹江口
内容:
1)参观丹江口大坝、沧浪文化馆、沧浪洲湿地公园
2)聆听丹江口移民、南水北调历史
3)营员团队建设
16:00前往襄阳
7日
地点:襄阳
内容:
1)参观襄阳码头、古城、会馆、老街
2)聆听拾穗者团队的故事
3)襄阳爱故乡文化沙龙
4)营员团队建设
8日
早饭后前往南漳
地点:龙王冲漳纸工坊
内容:
1)聆听漳纸工坊的故事
2)古法造纸手工体验
3)营员团队建设
9日
早饭后前往钟祥
地点:大柴湖教育基地
内容:
1)了解大柴湖移民搬迁史
2)走访大柴湖移民聚集社区
3)营员团队建设
10日
早饭后前往汉口
地点:汉口
内容:
1)参观汉正街、汉口江滩、汉水入江处
2)行走汉口老租界
3)汉口爱故乡文化沙龙
4)爱故乡汉水文化营闭营仪式
文化营特色
吃 地域特色、农家风情。
游 品兼容并包汉水文化,听汉江人民爱乡故事,赏协税高跷社火文化风韵,溯两汉三国历史文化,学大柴湖捐地迁徙移民精神,忆千年航运码头文化。
学 每个营地都会邀请本地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灵魂性人物座谈,组织在地爱故乡文化沙龙,让营员们深入学习当地的历史文化,了解爱故乡人物的实践探索。
团建 在文化营过程中,会每天组织营员之间的深入交流、互动及团队建设活动。
温馨提示
1、城市营点宾馆住宿,乡村营点为民宿,均为标间。
2、全程10天,行程安排紧,并以深度文化交流和爱乡实践探讨为主,全程包车服务。
3、报名确认为营员后,会统一购买短期综合意外险。
报名须知
文化营时间
2018年8月1日—10日(10天10夜)
文化营地点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协税镇、旬阳县、旬阳县蜀河古镇,湖北省丹江口市、襄阳市、南漳县漳纸工坊、钟祥市大柴湖、武汉市汉口。
营员招募
高校教师、学生;乡村建设实践者、研究者;及所有愿意深度体验汉水文化的社会人士。
营员人数
10-15人(不含12岁以下儿童),10人成团
文化营费用
6920元 /人;早鸟价减300元,仅限报名前3名;2人同时参团总费用减500元。
(费用包含文化营期间的交通、食宿、游览门票、讲解费用以及安全保险,不包含到达营地和离开营地的往返交通费)
报名须知
1、报名链接:http://app.askform.cn/5fa37e44-6d73-4c8c-ad9b-a1206e43c8e0.aspx,线上报名,会务人员会2天内跟您联系。
2、若总人数不到成团人数,将取消行程,全额退费。
3、活动开始前5天(不含5天)申请退款,全额退款;活动开始前3天(不含3天)申请退款,扣除全额30%费用;活动开始前2天(不含2天)申请退款,扣除全额50%费用;活动开始前1天内(含1天)申请退款,不予退款,可以转让名额。
4、报名成功后,如遇天灾、路况受损等不可抗力的因素,致活动无法正常进行,营员可共同商议活动延期或取消。因机构缘故取消活动,本机构办理全额退款。
5、 主办方拥有活动中拍摄之影像资料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截止日期:2018年7月26日晚22:00
报名联系:赵文娟18810846086 18801299075
费用缴纳方式:
1)公户转账
(若需要开发票,请公户转账)
账户名称: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开 户 行:交通银行北京中关村支行
帐 号:1100 6063 7018 8000 04005
2)微信转账
3)支付宝转账
此次文化营,有汉中两汉三国的文化起源,南镇协税民间文艺瑰宝协税社火、汉调桄桄,秦巴汉子守护千年汉江航运历史的坚守,“南水北调”有容乃大的移民精神,古城拾遗守护襄阳的拾穗者故事,以及接连古今、融合中外的码头文化和古城镇。
《诗经》语:江汉汤汤,江汉浮浮。汉水,滋养了陕南沃野千里的汉中谷地,润泽了中州粮仓的襄南盆地,造就了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千百年来这条古老的汉江母亲河孕育着多少璀璨文化,她“惯看秋月春风,坐看云起云落”。第二期爱故乡文化营,我们一起亲临汉水人家,感触沧浪精魂!八月,我们不见不散!
关于爱故乡文化营
中国的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新中国建立过程中的革命文化和建设过程的社会主义文化。自爱故乡发起,五年来,我们走过了二十多个省份、近百个村庄,从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到东南丘陵、秦巴山脉,再到西北大漠,我们了解了中原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感受了关中地区气势磅礴的朝代更替,看到了西南地区丰富多彩民族文化下的生态可持续,看到了儒家文化影响下山东人民对现代教育的新探索,看到了巍巍太行中普通老百姓在革命中寻找希望、建设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看到华南地区的华侨接通历史与世界的窗口……这正是乡土中国生态资源多样性与地域文化多样性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之基。
爱故乡计划以民族、地域、江河、山脉等文化脉络为主题,推动爱故乡文化营,带着向往自然、爱好乡土文化的人们,以及城市的孩子们,到爱故乡实践点,感受一地一域一山一水和老百姓长期生活所创造出来的中华民族文化之美。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
联系人:口皓
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
邮箱:iguxiang2012@163.com
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
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
爱故乡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
爱故乡网:https://www.aiguxia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