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展全国性的爱故乡主题活动
        2012年12月,启动“2013年‘爱故乡-发现故乡之美’图文征集活动”,鼓励人们通过记录故乡的容颜、生活和人物,发现故乡之美,反思当下社会,重新认识与定位乡土价值,进而推动美丽乡村与文化复兴的战略转型。2013年12月,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了首届爱故乡研讨会暨“2013发现故乡之美”颁奖典礼;2014年4月,启动“2014爱故乡年度人物征集评选活动”,面向全国征集100个爱故乡典型人物故事,评选十位爱故乡年度人物,通过文章、视频短片,记录、分享他们的爱乡事迹,鼓励和推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建设故乡的行动中来!2014年12月,在福建农林大学举办了第二届中国爱故乡论坛暨“2014爱故乡年度人物”颁奖典礼。2015年5月,启动“寻找新乡贤——2015中国爱故乡年度人物征集评选活动”,越来越多的爱乡人与我们精彩相遇。2015年12月,在中国农业大学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爱故乡大会暨“2015爱故乡年度人物”颁奖典礼。2016年5月,“情归故里·共建家乡——寻找2016爱故乡年度人物”、 “2016爱故乡·寻找故乡之歌”作品征集等活动正式启动,期待城与乡的碰撞与融合......

主要工作-爱故乡
2、倡导爱乡行动,传播爱故乡理念
        针对大学生、返乡青年、乡村少年、市民等群体,开展包括“过有意思新年”、爱故乡高校宣讲、“青年爱乡行动”、“夏雨雨人”夏令营、乡村游学等形式多样的爱乡活动,促进他们对养育自身之故土、乡村的价值认同与情感回馈。定期发布爱故乡行动主题倡议,举办爱故乡公众宣传、爱故乡图文展、爱故乡年度人物事迹展,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征集“爱故乡”题词(寄语),使爱故乡深入人心。
主要工作-爱故乡
主要工作-爱故乡
主要工作-爱故乡
3、 开展乡村文化创意传播与城乡交流
        倡导爱故乡公益理念,在全国各地开展爱故乡文化系列活动,包括爱故乡生态文化节、爱故乡大地民谣音乐会、爱故乡书画展、爱故乡影像展、爱故乡春晚等,繁荣乡土文化,活跃乡村生活,推动大众的、民间的、地方性的文化传承。举行农业节庆(春耕节,开锄节),举办中国爱故乡大会、中国乡村文明发展论坛等专题研讨会;开展爱故乡案例研究,编辑出版《爱在故乡》、《爱故乡行动民众词典》;推动各地建设“农耕文化博物馆”,打造“乡土风物园”;促进乡土文化的城乡交流,乡村文明的海内外传播,形成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主要工作-爱故乡
主要工作-爱故乡
4、传承乡土知识,保护文化遗产,建立地方认同
        倡导相关团体或个人收集地方文史资料,编写村史村志,开发乡土教材;发育“文化义工”,成立文保小组,对现存文化遗产进行跟踪记录、抢救保护;推动古村落、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保护,传承历史文脉,保存古老生活与情感的印记;发现故乡之美,记录城市变迁,留下城市记忆,为都市人寻找遗失的文化根脉和精神家园。最终通过重塑地域文化,建立地方认同。
主要工作-爱故乡
5、搭建地方爱乡平台,构建全国爱乡网络
        通过搭建地方性的爱乡平台(爱故乡工作站、爱故乡小组、爱乡驿站、爱乡会、城市援乡俱乐部),以血缘、地缘、人缘关系整合区域资源,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凝聚人心,充分调动本地籍居民参与家乡建设的积极性、宣传家乡文化的主动性,开展文化传承、儿童教育、老人养老、村庄建设、社区经济、环境保护等工作,保护地域自然景观与乡村文化特色,推动本地化、区域化自主综合可持续发展。爱乡会,已成为返乡青年、城市下乡创客与本地新乡贤合作共赢的互动平台。目前推动成立的爱乡平台主要包括福建莆田市汀塘爱乡协进会、连城县培田爱乡会、屏南县耕读文化博物馆爱故乡工作站,湖南安化县大福爱乡协进会,甘肃康县王坪爱乡会,山西长治县爱故乡工作站、屯留县爱故乡公益服务中心,河南爱故乡工作站,重庆北碚爱故乡文化促进社、重庆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爱故乡工作站,安徽阜阳爱故乡工作站,江西抚州爱故乡工作站、抚州市爱故乡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等。中心积极协调指导各地爱乡志愿者团体之间的交流、互助与合作,举办专题工作坊,建立爱故乡行动者全国网络,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爱故乡事业。
主要工作-爱故乡
主要工作-爱故乡
6、发展乡村生态经济
        推动农业三要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回流农村,指导乡村规划设计与施作,开展乡村体验游,促进乡村生态产业和地域自主可持续发展。